古今医统大全-第页-[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治法_中药方集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治法
】 【繁体
子和云∶留饮一证也,古人有五饮六证之分,皆观病之形状而定名也。予详饮之所得,其来有五∶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而伤冷得之者。饮证虽多,其因无出于此。夫水阴物也,但积水则成痰成饮。在左胁者,同肥气也,在右胁者,同息贲也。入肺则嗽,入肠则泄,入肾则为涌水,入脾则为肿满。故在上则面浮,在下则肿,在中者为支满痞隔。痰逆在阳不去者,久则化气病;在阴不去者,久则成形着。今之用方,例以饮为寒积,皆用温热之剂补之燥之,水湿未除,反增大热。岂知《内经》云∶留者攻之导水丸禹功散十枣汤三花神佑丸之类是也。昔有病数年不愈,子和诊之,左手皆微小,右手皆滑而大。微小为寒,滑大为燥,以瓜蒂散涌其寒痰数升,汗出如沃,次以导水丸、禹功散去肠中燥垢亦数升,其人半愈,然后以淡剂流湿降火,开其胃口,不逾月而瘥。
Tags:《留饮》 《肥气》 《息贲》 《温热》 《留者攻之》 《导水丸》 《禹功散》 《十枣汤》 《三花神佑丸》 《瓜蒂散》 《寒痰》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治法 下一篇[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治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