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散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禹功散介绍

组成和用法

【组成】黑牵牛 头末,四两茴香 一两,炒

【用法】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3~6g),临卧服。

【方歌】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一齐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主治与功用

【主治】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功用】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方解

君药:黑牵牛泻下逐水,且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二便排除。

臣药:茴香辛温行气,与牵牛同用,可增其逐水通便之功,并使其无寒凝碍水之弊。

佐药:姜汁以开痰水而和胃气。

运用

1. 本方为逐水消肿之剂。以遍身水肿,便秘脉实为证治要点。孕妇慎用。

2. 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阳水,见有便秘,脉沉有力者,可加味用之。

文献摘要

《绛雪园古方选注》:“禹功者,脾湿肿胀肉坚,攻之如神禹决水。牵牛苦热,入脾泻湿,欲其下走大肠,当以舶茴辛香引之,从戊入丙至壬,开通阳道,走泄湿邪,决之使下,一泻无余,而水土得平。”

附方

【附方】导水丸

方源:《儒门事亲》

组成:黑牵牛 四两,另取头末滑石 四两大黄 二两黄芩 二两

用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6g),或加至百丸(12g),临卧温水送下。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水肿。遍身浮肿,二便不利,口渴,溲赤,苔黄,脉数。或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

导水丸与禹功散均以牵牛子为主,主治水湿壅盛之水肿,见有二便不利者。导水丸配伍滑石、大黄,其通利二便之力较强,且有清热之用,主治水肿湿热之证,禹功散配伍少量茴香,意在逐水之力专,且无寒遏之弊,主治水肿实证而无热象者。

禹功散

[正文] 论攻利
[内因类] 寒疝
[卷二十四\诸疝门(小肠气附)] 攻下之剂
[卷十二\湿证治法] 宣剂
[卷四\痰饮门]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
[卷之三·杂症] 肿胀
[卷之二\杂症] 肿胀论
[卷五\带下] 治滞下病方
[卷五] 带下
[卷十四] 疝门
[卷十三·专方] 水肿门
[卷七\大小府门] 疝
[卷三\诸气门上] 水肿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方脉肿胀合参] 大圣浚川散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资生肾气丸
[卷二] 二十三、腰痛
[卷五] 方论
[卷六\腰痛] 湿冷腰痛
[卷四\水病] 石水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