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旨绪余-第31页-[上卷] 三十二、喘_中药方集
 
医旨绪余 - 第31页
[上卷] 三十二、喘
】 【繁体
生生子曰∶《内经》云∶“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满喘呕,亦属于肺,以肺主气者也。诸喘气逆者,乃阳火急数而然也。一呼一吸为一息,呼随阳出,吸随阴入,呼吸之间,脾受其气,通乎营卫,合乎阴阳,热则息急气粗,寒则息迟气微。今之喘逆,由火热而息急也,或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脾肾俱虚,或脾湿肿满,或本脏气虚,或瘀血伤滞,皆所以致之,要当合脉认病,合病制方,庶无差失之患矣。
又曰∶方书有云治喘嗽者,有云治痰喘者,有云治喘逆气急者,有云气喘者,不可不分别明白,究治此病,虚实攸系匪轻。验今之喘嗽者,既嗽而兼有喘声也。痰喘者,喉中有痰,或出或不能出,抬肩撷项者是也。喘逆气急者,无痰嗽而独气急作喘声也。气喘者,较逆急势则稍缓耳。前二者,兼痰兼嗽,盖有杂症以干之,故治有汗吐下之不同也,后二者,乃本脏气虚,或阴虚火动,及产后喘急者,为孤阳几于飞越,治惟补之、敛之。攻补之不同,由虚实之异路也;少有差忒,则轻者重,重者死矣。予于喘嗽二病,寻究端倪,会类治法,逐证填方,不以重复自嫌,其间搜集不尽者,将俟后之明敏,藉此为左券云尔。
喘而无汗者,宜解表
喘而有汗者,宜和营卫,固腠理
腹满,脉沉实者,为内实,当下之。
发时有痰吐出者,宜化痰
发时有痰不能出者,宜开提之。
食积痰逆者,宜导痰运脾
饮水多者,宜渗利之。
久嗽不已,痰壅胸膈气实者,宜吐之。
心火形肺者,宜清心热。
气从小腹上冲,乃冲脉之火,宜调中益气汤加黄柏、知母以降之。
脉数无力者,宜滋阴降火。
产后喘急者,郭氏谓孤阳绝,阴极,为难治。
本脏气虚及久喘,攻击太过者,宜人参、五味、阿胶之类补之。
新喘气实者,宜葶苈、枳壳、桑皮之类泻之。
肿满脾虚,不能摄水,上迫于肺,喉中作水鸡声者,或小青龙汤,或导水丸,桑皮、赤小豆、瞿麦之类决之。瘀血凝滞胸膈者,或韭汁之类以活之。
Tags:《肺主气》 《气逆》 《六淫》 《七情》 《气虚》 《合病》 《气喘》 《虚实》 《脏气》 《阴虚》 《喘急》 《无汗》 《解表》 《腠理》 《腹满》 《化痰》 《开提》 《运脾》 《清心》 《冲脉》 《益气汤》 《滋阴》 《阳绝》 《五味》 《小青龙汤》 《导水丸》 《赤小豆》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上卷] 三十三、论汗不可纯作血看.. 下一篇[上卷] 三十一、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