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第页-[第七册\七窍门上] 目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杂病
[第七册\七窍门上] 目
】 【繁体
东垣云∶凡心包络之脉,出于心中,代心君行事也。与少阳表里。瞳子散大者,少阴心之脉挟目系厥阴肝之脉连目系,心主火,肝主木,此木火之势盛也。其味则宜苦、宜酸、宜凉。大忌辛辣热物,是泻木火之邪也。饮食中常知此理可也。以诸辛主散,热则助火,故不可食。诸酸主收心气,泻木火也。诸苦泻火热,则益水也。尤忌食冷水大寒之物,此物能损胃气,胃气不行则元气不生,元气不生,缘胃气下陷,胸中三焦之火,及心火乘于肺,上入胸灼髓,火主散溢,瞳子之散大者,以此大热之物,直助火邪,尤为不可食也。药中去茺蔚子,以味辛及主益肝,是助火也,故去之。加黄芩半两,黄连三钱。黄连泻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肺火,以酒洗之,乃寒因热用也。亦不可用青葙子,为助阳火也。更加五味子三钱,以收瞳神之散大也。且火之与气,势不两立。
故经曰∶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诸酸物能助元气,孙真人曰∶五月常服五味子,助五脏气以补西方肺金。又经云∶以酸补之,以辛泻之,则辛泻气明矣。或曰药中有当归,其味亦辛甘,而不去何也?此一味辛甘者,以其和血之圣药也。况有甘味,又欲以为乡导,为诸药之使,故不去也。熟地黄丸。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者,乃邪热郁蒸,风湿攻击,以致神膏游走散坏。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未起内障颜色,而止是散大者,直收瞳神,瞳神收而光自生矣。散大而有内障起者,于收瞳神药内,渐加攻内障药治之。多用攻内障发药,攻动真气,瞳神难收。病既急者,以收瞳神为先,瞳神但得收复,目即有生意。有何内障,或药或针,庶无失收瞳神之悔。若只攻内障,不收瞳神,瞳神愈散,而内障不退,缓而疑不决治者,二证皆气定而不复治,终身疾矣。大抵瞳神散大,十有七八,皆因头风痛攻之害,虽有伤寒、疟疾、痰湿、气怒忧思、经产败血等久郁热邪火证,而蒸伤胆中所包精汁亏耗,不能滋养目中神膏,故精液散走而光华失,皆水中隐伏之火发。夫水不足不能制火,火愈胜阴精愈亏,故清纯太和之气皆乖乱,气既乱而精液随之走散矣。凡头风攻散者,又难收如他证。
譬诸伤寒、疟疾、痰火等热证,炎燥之火热邪蒸坏神膏,内障来迟,而收亦易敛。若风攻则内障即来,且难收敛,而光亦损耳。(《保命集》当归汤。)
Tags:《心包络》 《少阳》 《表里》 《少阴》 《目系》 《厥阴》 《心气》 《胃气》 《下陷》 《三焦》 《火邪》 《肺火》 《五味》 《瞳神》 《壮火食气》 《少火》 《生气》 《脏气》 《瞳神散大》 《邪热》 《风湿》 《内障》 《头风》 《疟疾》 《邪火》 《痰火》 《当归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七册\七窍门上] 目 下一篇[第七册\七窍门上] 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