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第5页-[卷一\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附律一条)_中药方集

TOP

 
医门法律 - 第5页
[卷一\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附律一条)
】 【繁体
喻昌曰∶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之关于形也,岂不巨哉?然而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大气之说,《内经》尝一言之,黄帝问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可见太虚寥廓而其气充周磅因礴,足以包举地之积形而四虚无着,然后寒、暑、燥、湿、风、火之气,六入地中而生其化。设非大气足以苞地于无外,地之震崩坠陷,且不可言。胡以巍然中处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然,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如之何其可哉,《金匮》亦常一言之,曰∶营卫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见营卫两不和谐,气即痹而难通。必先令营卫相得,其气并行不悖,后乃俟胸中大气一转,其久病驳劣之气始散。然则大气之关于病机若此,后人不一表章,非缺典乎?或谓大气即膻中之气,所以膻中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然而参之天运膻中臣使,但可尽寒暑燥湿风火六入之职,必如太虚中,空洞穆,无可名象,包举地形,永奠厥中,始为大气。膻中既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矣,是未可言大气也。或谓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奉之为尊主也。讵知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气,而非空洞无着之比矣。膻中之诊,即心包络。宗气之诊在左乳下,原不与大气混诊也。然则大气于何而诊之?《内经》明明指出,而读者不察耳。其谓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者,正其诊也。肺主一身之气,而治节行焉。胸中包举肺气于无外,故分其诊于右寸主气之天部耳。《金匮》独窥其微,举胸痹心痛短气,总发其义于一门。有谓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形容水饮久积胸中不散,伤其之气,乃至心下坚大如盘,遮蔽大气不得透过,只从旁边辘转,如旋杯之状,正举空洞之位水饮占据为言。其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以通胸中阳气者,阳主开,阳盛则有开无塞,而水饮之阴可见耳。其治胸痹心痛诸方,率以薤白白酒为君,亦通阳之义也。若胸中之阳不亏,可损其有余,则用枳术汤足矣。用枳必与术各半,可过损乎?识此以治胸中之病,宁不思过半乎?人身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而胸中居一焉。胸中虽不藏神,反为五神之主,孟子之善养浩然,原思之歌声若出金石,其得全于天,不受人损为何如。今人多暴其气而罔顾,迨病成,复损其气以求理。如本草云枳壳损胸中至高之气,亦有明言,何乃恣行无忌耶?总由未识胸中为生死第一关耳。特于辨息之余,补大气论以明之。

【律一条】
凡治病,伤其胸中正气,致令痞塞痹痛者,此为医咎。虽自昔通弊,限于不知,今特着为戒律,不可获罪于冥冥矣。
Tags:《营气》 《卫气》 《宗气》 《脏腑》 《经络》 《大气》 《五脏》 《六腑》 《大经》 《病机》 《膻中》 《燥湿》 《经脉》 《心包络》 《肺气》 《胸痹》 《短气》 《水饮》 《阳盛》 《本草》 《正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一明问病之法] 问病论(附.. 下一篇[卷一\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