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第页-[卷六] 卧寐_中药方集

TOP

 
血证论
[卷六] 卧寐
】 【繁体
(附梦寐)卧者。身着席。头就枕之谓也。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不得卧寐之证。杂病犹少。失血家往往有之。
不得卧有二证。一是胃病。一是肺病
胃病不得卧者。阴虚则邪并于阳。烦躁不卧。此与伤寒论阳明篇。微热喘冒。不得卧者。为胃有燥屎之义同。三一承气汤治之。若无燥结。但系烦热者。竹叶石膏汤白虎汤治之。兼理血分。则宜用玉烛散玉女煎
又有胃中宿食。胀闷不得卧者。越鞠丸加山楂麦芽莱菔子。盖阳明主阖。和其胃气。使得还其主阖之令。
斯能卧矣。
肺病不得卧者。肺为华盖。立则叶垂。卧则叶张。水饮冲肺。面目浮肿。咳逆倚息。卧则肺叶举而气益上。故咳而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攻去其水。则得卧矣。或二陈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利水饮亦可。若是火逆之气。挟痰上冲者。则又宜水火兼泻。痰甚者。消化丸主之。火甚者。滚痰丸主之。平剂则宜二陈汤。加柴胡栝蒌黄芩旋复花杏仁姜汁竹沥。保和汤亦治之。若无痰饮。但是火气上冲者。其人昼日不咳。卧则咳逆。气不得息。乃肺痿叶焦。卧则肺叶翘举。气随上冲。咳呛不已。宜清燥救肺汤。加生地黄栝蒌根百合五味子以敛之。再加钟乳石以镇降之。且肺之津生于肾中。如肾水不能上济上焦。冲气逆上。咳不得卧者。当从肾治之。六味丸。加参麦散。再加牛膝。以引气下行。加磁石。以吸金气。使归于根。
不寐之证有二。一是心病。一是肝病。
心病不寐者。心藏神。血虚火妄动。则神不安。烦而不寐。仲景黄连阿胶汤主之。阴虚痰扰。神不安者。猪苓汤治之。一清火。一利水。盖以心神不安。非痰即火。余每用朱砂安神丸。加茯苓琥珀。或用天王补心丹
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其证并不烦躁。清睡而不得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二加龙骨汤。加五味子枣仁阿胶治之。又或肝经有痰。扰其魂而不得寐者。温胆汤。加枣仁治之。肝经有火。多梦难寐者。酸枣仁汤治之。或滑氏补肝散。去独活。加巴戟。四物汤。加法夏枣仁冬虫夏草龙骨夜合皮。亦佳。
又按魂虽藏于肝。于昼游于目。目在面部。乃肺胃之所司。肺胃之气。扰而不静。亦能格魂于外。使不得返也。宜生地黄百合麦冬知母枳壳五味子白芍甘草枣仁天花粉茯苓治之。人参清肺汤。亦治之。又有虚悸恐怖不寐之证。仁熟散治之。思虑终夜不寐者。归脾汤加五味治之。须参看怔忡烦悸门。
又有昏沉多睡之证。在杂病为邪入阴分。在失血虚痨。乃血脱之后。元气不支。是以昏睡。如汗出气喘。危急之候也。参附汤救之。寤属阳。故不寤为阳虚。人参养荣汤。亦治之。若身体沉重。倦怠嗜卧者。乃脾经有湿。胃散。加猪苓泽泻治之。六君子汤。加防己薏苡仁。补中益气汤亦治之。此论多睡。多是阳虚。然亦有胆经火甚。而多昏睡者。龙胆泻肝汤治之。
梦乃魂魄役物。恍有所见之故也。魂为病。则梦女子花草神仙欢喜之事。酸枣仁汤治之。魄为病。则梦惊怪鬼物争斗之事。人参清肺汤加琥珀治之。梦中所见。即是魂魄。魂善魄恶。故魂梦多善。魄梦多恶。然魂魄之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益气安神汤治之。又有痨虫生梦。照痨虫法治之。又有梦而遗精。详遗精门。
再按。睡而恶明喜暗者。火邪也。侧卧不得转身者。少阳之枢机不利也。侧卧一边者。详咳嗽门。
Tags:《杂病》 《肺病》 《阴虚》 《烦躁》 《阳明》 《承气汤》 《燥结》 《烦热》 《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玉烛散》 《玉女煎》 《宿食》 《越鞠丸》 《胃气》 《肺为华盖》 《水饮》 《浮肿》 《泻肺汤》 《二陈汤》 《五味》 《火逆》 《消化丸》 《保和汤》 《痰饮》 《肺痿》 《清燥救肺汤》 《气逆》 《不寐》 《虚火》 《阿胶汤》 《猪苓汤》 《补心丹》 《肝藏魂》 《二加龙骨汤》 《温胆汤》 《多梦》 《酸枣仁汤》 《补肝散》 《清肺汤》 《仁熟散》 《归脾汤》 《怔忡》 《血虚》 《血脱》 《气喘》 《参附汤》 《人参养荣汤》 《平胃散》 《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安神汤》 《遗精》 《火邪》 《少阳》 《咳嗽》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喘息 下一篇[卷六] 心烦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