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从众录-第页-[卷三\呕吐哕] 诊法_中药方集

TOP

 
医学从众录
[卷三\呕吐哕] 诊法
】 【繁体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脉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寸口脉数者吐,紧而涩者难治。紧而滑者吐逆。脉弱而呕,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病患欲呕吐者,不可下之,呕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

旋复代赭石汤
(方见《伤寒》)治胃虚噫气不除。

进退黄连汤
(见《实在易》)黄连(姜汁炒)干姜(炮)人参(人乳拌蒸)半夏(姜制,各一钱五分)桂枝(三钱)大枣(二枚)进法∶用本方上三味俱不制,水三茶杯,煎一杯,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腹服崔氏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耳。

吴茱萸汤
胃气虚寒干呕、吐涎沫,头痛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各见《伤寒》)柯韵伯云∶凡呕家夹热,不利于香砂橘半者,服此方而晏知。
长孙男心典按∶食入即吐,不使少留,乃火炎之象,故苦寒倍于辛热,不名泻心者,以泻心汤专为痞硬立法耳。要知寒热相结于心下,而成痞硬,寒热相阻于心下,而成格逆,源同而流异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温服。

橘皮竹茹汤
治胃虚呃逆
中焦气虚,则下风木得以上乘,谷气因之不宜,变为呃逆。用橘皮升降中气,人参、甘草补益中焦,生姜、大枣宣散逆气,竹茹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橘皮干姜汤
治干呕吐逆,吐涎沫而止哕。
Tags:《寸口》 《呕吐》 《代赭石汤》 《胃虚》 《噫气》 《黄连汤》 《方上》 《温服》 《空腹服》 《八味丸》 《吴茱萸汤》 《胃气》 《虚寒》 《干呕》 《头痛》 《人参汤》 《泻心》 《泻心汤》 《寒热》 《橘皮竹茹汤》 《呃逆》 《气虚》 《谷气》 《中气》 《风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呕吐哕] 补论 下一篇[卷三] 呕吐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