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从众录-第页-[卷三] 呃逆_中药方集

TOP

 
医学从众录
[卷三] 呃逆
】 【繁体
景岳曰∶呃逆症,谓其呃之连声,无不由于气逆。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者,头痛恶寒发热,脉紧,外寒可散。宜二陈汤倍加生姜、陈皮主之。腹痛,口中和,手足冷,脉微,内寒可温,以理中汤四逆汤加丁香、砂仁主之,去其蔽抑之寒,而呃止矣。火呃者,口渴烦躁三焦之火可清,以黄芩汤加半夏,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潮热狂乱,腹满便硬,阳明实火可下,以三承气汤主之;火势未甚者,只以安胃饮主之,去其冲上之火,火静则气自平而呃止矣。惟虚脱之呃,或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当察其中虚,速宜补脾,以六君子汤、理中汤加丁香、柿蒂、白豆蔻主之;察其阴虚,速宜补肾,以六味汤、八味汤加紫石英主之,归气饮最妙;虚甚者,必须大剂补元煎加丁香、白豆蔻主之。然实呃者,不难治。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更有伤寒之呃者,仍当于伤寒门阅之。张石顽曰∶平人饮热汤,及食椒姜即呃者,此胃中有寒痰死血也。死血用韭汁童便下越鞠丸。虚人用理中汤加蓬术、桃仁。痰加茯苓、半夏。呃逆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观丁香柿蒂散,可以知其义矣。

丁香柿蒂散
治呃逆通剂
丁香柿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胃散
(景岳)治胃火上冲,呃逆不止。
陈皮山楂麦芽(各五分)木通泽泻黄芩石斛(各一钱)水煎,食远服。如胃火热甚,加石膏
归气饮
(景岳)治气不顺,呃逆呕吐,或寒中脾肾等症。
熟地(三五钱)茯苓扁豆(各二钱)干姜(炮)丁香陈皮(各一钱)藿香(一钱五分)炙草(八分)水煎服。中气寒甚,加制附子。肝肾寒者,加吴茱萸、肉桂,或加当归。

羌活附子汤
治胃冷呃逆。
附子羌活茴香(各一钱)干姜(四分)木香(二分)为末,入盐一撮,水煎。微温服

丁香煮散
(与《局方》不同)治胃反呕逆,呃哕泄泻
丁香(三十七粒)建莲肉(去心,二七粒,上二味另煎,去滓)生姜(七片)黄秫米(半盏)水一碗半,煮熟。去姜药啜粥。

半夏生姜汤
(方见《金匮》)治呃逆欲死。

刀豆子散
治病后呃逆不止。
刀豆子烧存性。滚水调服二钱,即止。

元红散
(各见《种福堂》)治呃逆不止。
荔枝七个,连皮烧存性,为末。百滚汤调服,立止。
Tags:《呃逆》 《气逆》 《头痛》 《恶寒》 《发热》 《外寒》 《二陈汤》 《口中和》 《理中汤》 《四逆汤》 《烦躁》 《三焦》 《竹叶石膏汤》 《潮热》 《腹满》 《阳明》 《实火》 《承气汤》 《安胃饮》 《君子汤》 《阴虚》 《八味汤》 《平人》 《寒痰》 《越鞠丸》 《寒热》 《丁香柿蒂散》 《通剂》 《等分》 《安胃散》 《食远服》 《呕吐》 《中气》 《附子汤》 《温服》 《丁香煮散》 《泄泻》 《半夏生姜汤》 《烧存性》 《调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 痉、厥、癫、狂、痫、瘫痪 下一篇[卷三\呕吐哕] 补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