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第页-[卷之六\腹胁门] 腹痛_中药方集
 
证治汇补
[卷之六\腹胁门] 腹痛
】 【繁体

大意
腹痛有三部。大腹痛者。属太阴脾。当脐痛者。属少阴肾。小腹痛者。属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各有五贼之变。七情之发。六气之害。五运之邪。(必读)
内因
大腹痛。多食积寒邪。脐腹痛。多积热痰火。小腹痛。多瘀血及溺涩。(入门)
外候
腹痛乃脾家受病。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盖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血积上焦。脾火熏蒸。则痛从腹而攻上。血积下部。胃气下陷。则痛从腹而下坠。伤于寒者。
痛无间断。得热则缓。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因饥而痛者。过饥即痛。得食则止。因食而痛者。多食则痛。得便乃安。吞酸腹痛。为痰郁中焦。痞闷腹痛。为气搏中州。火痛肠内雷鸣。冲斥无定。痛处觉热。心烦口渴。虫痛肚大青筋。饥即咬啮。痛必吐水。痛定能食。气虚痛者。痛必喜按。呼吸短浅。血虚痛者。痛如芒刺。
牵引不宁。(汇补)
腹痛分辨
痛而胀闷者多实。痛不胀闷者多虚。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
饥即闷者多虚。脉强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高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病在经者脉多弦。大病在脏者脉多沉微。(必读)
死候
脐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死。(丹溪)此中恶客忤也。(入门)
腹痛别症
肠痈痛者。腹重而痛。身皮甲错。绕脐生疮。小便如淋。疝气痛者。大腹胀。小腹急。下引睾丸。上冲而痛。痧症痛者。或大吐。或大泻。上下绞痛。厥冷转筋。阴毒痛者。爪甲青。面唇黑。厥逆呕吐。身冷欲绝。积聚痛者。有形可按。痢疾痛者。后重逼迫。至于妇人腹痛。多有关于经水胎孕者。宜先审之。(汇补)
治法
凡痛多属血涩气滞。宜甘以缓之。寒宜辛温消散。热宜苦寒清解。虚宜甘温调理。实宜辛寒推荡。在上者吐之。在下者利之。随其乘侮胜复。俱以开胃调脾为主。(汇补)
补法宜审
表虚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荣不可。上虚痛者。脾胃伤也。非调补中州不可。下虚痛者。肝肾败也。非温补命门不可。临症之顷。最宜审谛。(汇补)
急救法
或用炒盐。或姜渣。或麸皮炒热。绢包熨痛处。冷则再炒再熨。以愈为度。或用吐法亦可。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香附、苏梗等。寒加肉桂、木香。热加黄连、芍药。痰加枳实、苍术。食加山楂、麦芽。血瘀加归尾、玄胡索、桃仁、红花。气滞加浓朴、枳壳。虫加槟榔、使君子。气虚加人参、白术,大实大满者。以大黄、槟榔下之。大寒大虚者。以理中建中温之。血虚痛者。炮姜、芍药和之。

【附腹中窄狭】
腹属坤土。位居中央。升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情志不药。湿热交旺。腹中自觉窄狭。神昏性躁。饮食减少。
乃湿热痰火横格中州。以致升降失常者。比比然也。(汇补)肥人多湿痰。宜二陈汤加苍术、香附。瘦人多湿火。宜二陈汤加黄连、苍术。虚人气血虚弱。宜六君子汤加芎、归。

【附小腹痛】
小腹为至阴之位。厥阴所属。有沉寒下虚。有积热内郁。或忿怒所至。或房劳损伤。俾中上二焦清纯之气。
下陷于至极之地。郁久不舒。痛连阴器。久则元气愈虚。不能归复本位。所以痛无止耳。然肝主疏泄。不利峻补。总宜调和血气为主。(汇补)气滞用四磨汤。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陈汤。加干姜、吴萸、苍术、浓朴。热郁四逆散。加黄连、山栀、香附、黄芩。沉寒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吴茱、茴香。气陷以二陈汤。加升麻、柴胡、干姜、当归。若醉饱行房。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萸、甘草之类。

腹痛选方
二陈汤统治腹痛诸症。(方见痰症)大承气汤治实满腹痛。(方见发热)理中汤治虚寒腹痛。(方见中寒)建中汤治腹痛喜按。(方见血症六君子汤治腹痛泄利。(方见中风)四逆散治热郁腹痛。
柴胡枳壳芍药(等分)甘草(减半)水煎服。
顺气散治气郁腹痛。
香附(上)木香(下)槟榔(下)青皮(中)陈皮(中)浓朴(中)苍术(上)枳壳(中)砂仁(上)甘草(下)生姜。水煎服。
加味胃散治酒积腹痛。以宽气为主。
即平胃散加干葛、香附、木香、槟榔。
加味枳术丸(正传)治清痰食积酒积茶积肉积在胃脘。当心作痛。及痞满恶心嘈杂嗳气。吞酸呕吐。脾疼等症。
白术(三两土炒)枳实(麸炒)苍术(米汁浸三宿炒)猪苓(去黑皮)麦芽曲(炒黄)神曲(炒黄)半夏(各一两)泽泻(去毛)赤茯苓川芎黄连(土炒)白螺壳(七钱)砂仁炒豆蔻黄芩(土炒)青皮莱菔子干生姜(各五钱)陈皮香附栝篓仁浓朴(姜炒)槟榔(各二钱)木香甘草(各二钱)吞酸。加吴萸。(汤泡寒月五钱热月二钱半)久病虚者。加人参、扁豆、石莲肉各五钱。时常口吐清水。加滑石一两牡蛎五钱。
上为末。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清饮下。
Tags:《太阴》 《少阴》 《小腹痛》 《厥阴》 《小肠》 《七情》 《六气》 《脐腹痛》 《痰火》 《熏蒸》 《胃气》 《下陷》 《吞酸》 《心烦》 《气虚》 《血虚》 《人中》 《中恶》 《客忤》 《肠痈》 《大泻》 《转筋》 《呕吐》 《痢疾》 《妇人腹痛》 《经水》 《气滞》 《表虚》 《里虚》 《温补命门》 《二陈汤》 《神昏》 《升降失常》 《湿痰》 《君子汤》 《寒下》 《房劳》 《肝主疏泄》 《四磨汤》 《热郁》 《四逆散》 《理中汤》 《承气汤》 《发热》 《虚寒》 《中寒》 《血症》 《六君子汤》 《中风》 《等分》 《气郁》 《平胃散》 《枳术丸》 《恶心》 《嘈杂》 《嗳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六\腹胁门] 霍乱 下一篇[卷之六\腹胁门] 心痛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