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第67页-[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九大纲论] 湿痉_中药方集

TOP

 
温病条辨 - 第67页
[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九大纲论] 湿痉
】 【繁体
(按此一条,螈痉兼有,其因于寒湿者,则兼太阳水气,其泄泻太甚,下多亡阴者,木气来乘,则螈矣)按中湿即痉者少,盖湿性柔而下行,不似风刚而上升也。其间有兼风之痉,《名医类案》中有一条云∶“小儿吐欲作痫者,五苓散最妙”;本论湿温上焦篇,有三仁汤一法;邪入心包,用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一法;用紫雪丹一法;银翘马勃散一法;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一法;而寒湿例中,有形似伤寒,舌白不渴,经络拘急,桂枝姜附汤一法,凡此非必皆现痉病而后治。
盖既感外邪,久则致痉,于其未痉之先,知系感受何邪,以法治之,而痉病之源绝矣,岂不愈于见痉治痉哉!若儿科能于六淫之邪,见几于早,吾知小儿之痉病必少。湿久致痉者多,盖湿为浊邪,最善弥漫三焦,上蔽清窍,内蒙膻中,学人当于前中焦下焦篇中求之。由疟痢而致痉者,见其所伤之偏阴偏阳而补救之,于疟痢门中求之。
Tags:《寒湿》 《太阳》 《水气》 《泄泻》 《亡阴》 《五苓散》 《湿温》 《三仁汤》 《清宫汤》 《赤小豆》 《紫雪》 《银翘马勃散》 《苇茎汤》 《经络》 《拘急》 《痉病》 《六淫》 《浊邪》 《三焦》 《膻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 下一篇[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