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第33页-[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_中药方集
 
医宗金鉴 - 第33页
[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 【繁体
桂枝汤方内去桂,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按】去桂去芍之义,详见上条经文下、正误文内。
【方解】曰: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谓根据桂枝汤法取汗也。小便利则愈,谓饮病必输水道始愈也。此方即苓术甘汤,而有生姜大枣,其意专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苓桂术甘汤,不用生姜、大枣,而加茯苓,其意专在利水,扶阳次之,故倍加茯苓,君桂枝,于利水中扶阳也,所以方后不曰根据服桂枝汤法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伤寒若过发汗,则有心下悸,叉手冒心,脐下悸,欲作奔豚等证。今误吐下,则胸虚邪陷,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也。若脉浮紧,表仍不解,无汗当用麻黄汤,有汗当用桂枝汤,一汗而胸满气冲可平矣。今脉沉紧,是其人必素有寒饮相挟而成。若不头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起则头眩,是又为胸中阳气已虚,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如但以脉之沉紧为实,不顾头眩之虚,而误发其汗,则是无故而动经表,更致卫外之阳亦虚,一身失其所倚,故必振振而摇也。主之以苓桂术甘汤者,涤余与扶阳并施,调卫与和荣共治也。
Tags:《桂枝汤》 《解肌》 《津液》 《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心下悸》 《脐下悸》 《奔豚》 《虚邪》 《无汗》 《麻黄汤》 《瓜蒂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茯.. 下一篇[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茯..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