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第页-[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 痰饮欬嗽第十三_中药方集
 
医宗金鉴
[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 痰饮欬嗽第十三
】 【繁体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里虚,脉偏弦者饮也。〕【按】微者短气句下,古本有「脉双弦者寒也……」诸句,文义不属,另分一条,在本门二十七条之次。
假令「病」〔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瘦人之「瘦」字,当是「病」字,癫眩之「癫」字,当是「巅」字,巅者头也,文义始属,当改之。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喘」〔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按】此条古本于四肢历节痛之下,有「脉沉者,有留饮」一句,当另为一条,始合论脉之义。短气而渴之「渴」字,当是「喘」字,四肢上,当有缺文。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按】心下续坚满句下,「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八字,当在利反快之下,此传写之□,当移之。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脐」〔心〕下悸。
【按】心下悸之「心」字,当是「脐」字,当改之。
支饮「腹」〔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按】支饮胸满之「胸」字,当是「腹」字,若是「胸」字,无用承气汤之理,当改之。
脉弦「迟」〔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按】脉弦数之『数』字,当是『迟』字,始与寒饮之理合,当改之。
欬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汗」〔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按】小青龙汤下已之「下」字,当是「汗」字,盖大、小青龙汤,皆汗剂也,当改之。
Tags:《短气》 《里虚》 《五苓散》 《留饮》 《缺盆》 《咳嗽》 《少气》 《身重》 《心下悸》 《支饮》 《大黄汤》 《承气汤》 《小青龙汤》 《多唾》 《气从少腹上冲》 《五味》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 消渴小.. 下一篇[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 惊悸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