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传-第32页-呃_中药方集

TOP

 
医学真传 - 第32页
】 【繁体
世有呃证,而经论有哕无呃,宁后世言呃,而古时言哕耶?《诗》云∶鸾声哕哕。谓声有节奏也。人之发呃,匀匀而来,亦有节奏,故经论之哕,有作呃解。呃之微者,名曰KT。呃有逆呃,有虚呃,有败呃。
逆呃者,膈中有寒,胃气从胸上膈,膈寒,其气停止,止而复出,则呃也,此膈寒气逆而呃。呃之至轻者,辛散温行,数剂可愈。若病伤寒,而三焦不和,胃中留滞,上焦不能如雾之灌溉,中焦不能如沤之腐化,下焦不能如渎之济泌,则上脘、中脘、下脘之胃气,亦因以不和。三焦者,胃外之然也。今三焦火热之气,内不和于胃,外不达于肌,蕴热上冲,发为逆呃。斯时热者清之,寒者温之,虚邪实者,补而导之,不虚但实者,泄而通之,平胃、泻心,皆可用也。张洁古治逆呃,有丁香辛香暖胃,柿蒂苦涩清凉,是三焦郁滞之呃相宜,而虚呃、败呃不相宜也。虚呃者,人病伤寒,绝其谷气,中胃空虚,复加寒凉消导;中胃既虚,而三焦火热之气亦失其职,阳明胃土不能合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寒气凝滞,正气内虚,则呃矣。参、术、桂、附可以治之,然必能食则可治,不能食则不可治矣。又有泄泻下痢,下焦虚寒,谷入少,而中、上二焦亦虚而寒,以致呃者,亦为虚呃。
败呃者,病起于阴,肾脏先虚,不救其虚,反以实治,致胃腑亦虚,于是戊癸不合,火无生原,发而为呃,是为败呃,百无一生,虽有参、附,亦徒然耳!然虚呃不愈,则转为败呃,医者又不可不知也。
Tags:《胃气》 《气逆》 《三焦》 《泻心》 《谷气》 《阳明》 《正气》 《泄泻》 《虚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