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12页-[卷三\寒热门] 发热_中药方集

TOP

 
张氏医通 - 第12页
[卷三\寒热门] 发热
】 【繁体
东垣云。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大禁发汗。若饮食劳倦杂病发热。自汗表虚之证。认作有余。误用表药发之。汗大出而表益虚也。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为外伤
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如火。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为内伤伤食令人头痛。脉数发热。但左手脉平和。身不疼痛是也。人迎气口俱紧盛。或举按皆实大。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俱伤也。夏月火乘土位。湿热相合。病多烦躁闷乱。四肢发热。或身体沉重。走注疼痛。皆湿热相搏。郁而不伸。故致热也。发热身疼。而身如熏黄者。湿热也。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风湿也。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身热脉弦数。战栗而不恶寒者。瘅疟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寸口脉浮。胸膈痞满。有类伤寒。但头不疼。项不强为异。虚烦与伤寒相似。
身热脉不浮紧。不恶寒。但热而烦。头不痛。香港脚为病。大便坚。脚膝两胫肿痛。或枯细者。当其发时。亦发热憎寒呕恶。有似伤寒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右手脉来数盛者。温病也。身热头疼。自汗多眠。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风温也。夏月大热而渴。脉盛躁者。热病也。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舌咽干。烦躁闷乱者。心与小肠之火。
乘脾土之位。脾主四肢。为诸阳之本。脾热故四肢发热。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之将发也。
李士材治夏彝仲太夫人。年届八十。因彝仲远仕闽中。忧思成疾。忽发热头疼。医以伤寒发散禁食。一剂而汗如浴。喘促神昏。其脉大无力。即令进食。而投参、、白术、橘红、甘草、煨姜。一剂而喘汗差减。倍用参、术至一两。证愈七八。惟食未强。此火衰不能生土。加熟附、干姜。服二月而痊。
Tags:《发热》 《自汗》 《劳倦》 《杂病》 《表虚》 《太阳》 《外伤》 《少阳》 《内伤》 《伤食》 《头痛》 《人迎》 《恶寒》 《烦躁》 《风湿》 《风热》 《瘅疟》 《憎寒》 《恶风》 《寸口》 《温病》 《阳脉》 《阴脉》 《风温》 《热病》 《伤暑》 《咽干》 《小肠》 《脾主四肢》 《壮热》 《喘促》 《神昏》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寒热门] 热 下一篇[卷二\诸伤门] 虚损(传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