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页-[卷三\寒热门] 热_中药方集

TOP

 
张氏医通
[卷三\寒热门] 热
】 【繁体
经云。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
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病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
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五条分属五脏证。)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谓下焦肝肾之病。)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谓上焦心肺之病。)诸热瞀螈。皆属于火。
少阳三焦经。)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少阴心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足太阳膀胱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手厥阴心胞络经。)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太阴脾经。)诸躁狂越。皆属于心。(足阳明胃经。)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足厥阴肝经。)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手太阴肺经。)诸病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手阳明大肠经。)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手太阳小肠经。)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足少阴肾经。)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足少阳胆经。)按病机十九条。邵元伟分属经脏。前五条各属五脏之病。次二条兼该上下之病。后十二条分隶十二经证。而河间原病式从未论及。皆偏言盛气实邪。立言若此。虚者何堪。故楼氏指其治法之偏。诚非过也。观十九条中。除五脏上下外。其间属火者五。属热者四。其外惟风寒湿三气而已。况五脏中之心脏。岂非亦属火乎。
今以全节类诸热门。使学人比例而观。庶寒热热盛之机。可了然无惑矣。
盛启东云。治热须辨真假。夫真热则发热恶寒。脉数有力。按之更实。烦躁口渴。大便燥。
小便赤涩。或利臭积。发言壮厉。不欲近衣者是也。亲乎表者宜发散。亲乎里者宜通泄假热亦发热恶寒。而足必不热。脉大而虚。按之微弱。身虽炽热而不躁不渴。或见虚狂躁渴而不能引饮。
发过顷之即止。终不及声高詈骂者也。经曰。寒热有真假。治法有逆从。此之谓也。
杂病发热。阴虚于下也。经云。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间而发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
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丹溪论昼夜发热。昼重夜轻。口中无味为阳虚。午后发热。夜半则止。口中知味为阴虚。阳全阴半。阳得以兼阴。阴不得以兼阳也。至于或昼或夜。或作或止。不时而发者。此脾胃气血俱虚。火气不宁之证。不可拘于昼夜之候也。阳虚责在胃。阴虚责在肾。盖饥饱伤胃。劳役则兼伤脾。阳气虚矣。房劳伤肾。竭力则伤肝。阴血亏矣。
虚火不归源。游行于外而发热者。烦渴引饮。面目俱赤。遍舌生刺。两唇黑裂。喉间如烟火上冲。两足心似烙。痰涎壅盛。喘急气促。脉洪大而数疾无伦。按之微弱者是也。法当导火归源。误用寒凉必殆。即或知其本虚而用补益。不辨阴虚阳虚。漫投参、术。则阳愈盛。而阴愈虚。
壮热转增。八味、桂、附之属愈不敢施。不得已用知、枯、芩、连折之。必至燥渴咽痛腹痛泄泻而死。
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表里孰轻孰重而清理之。或脉虽沉而按之实坚者。
里实。必用苦寒下夺之。若热久不止。脉来虚数无力。服调补药不应。饮食无味。或至夜烦渴。
或反加干咳者。此必阴血受伤。当以血药调补其阴。则阳热自化。阴阳虚盛之机。不可不审而急为转关也。
〔诊〕脉数为热。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无力虚热。有力实热。滑数心下结热。缓而滑为热中
牢为脾胃盛热。若发热而脉反沉细。或数疾无力者。病脉相反也死。病热有火者生。心脉洪是也。
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热而脉静者难治。脉盛汗出不解者死。脉虚热不止者死。脉弱四肢厥。
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
Tags:《霍乱》 《疮疡》 《注下》 《肿胀》 《头痛》 《溢血》 《病机》 《收引》 《气郁》 《五脏》 《固泄》 《三焦》 《如丧神守》 《项强》 《太阳》 《厥阴》 《躁狂》 《阳明》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少阴肾经》 《呕吐》 《暴注》 《下迫》 《足少阳胆经》 《病机十九条》 《经证》 《实邪》 《寒湿》 《寒热》 《发热》 《恶寒》 《烦躁》 《通泄》 《假热》 《逆从》 《杂病》 《阴虚》 《精神》 《胃气》 《气虚》 《房劳》 《虚火》 《喘急》 《壮热》 《泄泻》 《暴热》 《实热》 《表里》 《里实》 《寒下》 《干咳》 《表热》 《里热》 《虚热》 《热中》 《病脉》 《相反》 《脉静》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寒热门] 潮热 下一篇[卷三\寒热门] 发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