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纲目-第97页-[卷七\风寒湿杂合病] 附录雾露论_中药方集

TOP

 
伤寒论纲目 - 第97页
[卷七\风寒湿杂合病] 附录雾露论
】 【繁体
李曰。阴脉紧者。雾露浊邪。中于下焦少阴之分。故曰浑。因表虚里微。遂使邪中于阴。为栗。令人足胫逆冷。便溺妄出。或腹痛下利。宜理中汤四逆汤热药以散其邪。阳脉紧或带涩者。
雾露消邪。中于上焦太阳之分。故曰洁。令人发热。头疼项强。筋挛。腰痛胫酸。宜九味羌活汤加本。或恶寒欲吐者。藿香正气散、五积散。仍量加本。阴阳脉俱紧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后脉不紧。手足温则愈。若吐利后脉迟不食者。脾胃虚而内停水饮也。若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又有阳病上行极而下。阴病下行极而上。
上下必于中焦。于是三焦溷乱。内外气塞。以致口糜嚏。下为小便黄。大便血。凝如猪肝。
热气腾而脾胃不运。营卫凝滞。则生疮痈。虚寒甚者。脾胃独弱。下焦不约。清便下重。脐筑湫痛而死。盖脐为生气之源。筑痛乃生气已绝。
Tags:《阴脉》 《浊邪》 《少阴》 《表虚》 《理中汤》 《四逆汤》 《阳脉》 《太阳》 《发热》 《项强》 《腰痛》 《九味羌活汤》 《恶寒》 《五积》 《胃虚》 《水饮》 《脉阴阳俱紧》 《中气》 《苔滑》 《阳病》 《阴病》 《三焦》 《口糜》 《便血》 《虚寒》 《生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八·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下一篇[卷七] 风寒湿杂合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