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妙谛-第页-[卷下\杂症] 小便不通不禁、大便不通、二便秘、脱肛等章_中药方集
 
医学妙谛
[卷下\杂症] 小便不通不禁、大便不通、二便秘、脱肛等章
】 【繁体
人身秽浊二便消,通则浊降塞则淆(便通则浊降清升,否则清浊混淆矣)。小便不通膀胱热,用药可与淋同条。小便不禁膀胱火,火邪妄动难自料。水不得安故不禁,二神丸合桑螵蛸(川连、川芎、甘草、生地、当归)。大便不通肠液竭,活血润燥方无抛。二便闭时肝肾热,八正散服两可消。肛门秘结肺热致,肺与大肠表里明。脱肛肺脏虚寒甚,泻痢入虚陷下遭。汤用补中益气妙,热脱四物知柏邀。

阴茎囊肿,是湿甚而下坠入府,用河间法。
石膏寒水石杏仁泽泻滑石紫川朴猪苓
小便不通,小肠火结
赤散加丹皮赤茯苓
膀胱气化失司
五苓散
湿壅三焦
(用河间分消法)杏仁桔梗滑石川朴连翘木通香薷陈皮猪苓木瓜川连寒水石泽泻芦根黄芩海金沙防己生石膏枳壳六一散
湿郁热伏肠痹
用小温中丸
肾阳不通
五苓散加干姜炮姜附子猪胆汁
肾与膀胱阴分蓄热致燥,无阴则阳无以化,用
滋肾丸通下焦至阴之热闭。

湿热大肠痹
宜清热燥湿小温中丸

大便秘,火腑不通
更衣
湿火便秘
(用大苦寒坚阴燥湿法)川柏萆独活海金砂细辛川连防己蚕砂川锦纹
肾燥热便难
(宜温通下焦,用滋肾丸)
郁热燥结气阻
(苦寒泄热,辛以开郁,此三焦通治法)川连莱菔子川楝子广皮芦荟炒山楂炒山栀制朴青皮赤茯苓杏仁广郁金
血结便秘
桃仁泥冬葵子川郁金郁李仁降真香又方桃仁承气汤
血液枯燥,大便不通
(宜养血润燥为法)归身柏子仁麦冬沙苑子麻仁松子仁茯苓奎白芍又方生地阿胶龟版又方红花牛膝菠菜五灵脂桃仁丹皮韭菜郁李仁又方枸杞子天冬人中白川萆三才汤五仁汤虎潜丸去琐阳加淡苁蓉通幽汤生地红花熟地桃仁甘草归身升麻
老年阳衰风闭
(用温润通调之法)半硫丸
二便闭,小肠火结
芦荟川楝子桃仁夜分胀用小温中丸红花当归须李仁
湿热肺气不降
苇茎桃仁西瓜翠衣滑石通草又养胃法北沙参麦冬杏仁薏仁知母
湿热壅腑便闭
川连山栀皮枳实青皮黄芩莱菔子川朴丹皮
气血结痹便闭
川楝子桃仁川桂枝当归须郁李仁红花制川军小茴香川芎山楂炭肉桂葱白青皮五灵脂香附
血枯经阻便涩
大生地牛膝郁李仁归身车前子淡苁蓉柏仁冬葵子茯苓小茴香
阴热
二便皆涩,少腹胀满,背寒烦渴,此为癃闭,当用秽浊气味之品,直泻厥阴之闭。
两头尖韭根小茴香橘红穿山甲归须川楝子乳香川连山栀通草海金沙川柏淡吴萸青皮滑石又仿李东垣治癃闭法,用滋肾丸。
陈参曰∶凡小便闭而大便通调者,或膀胱热结,或水源不清,湿症为多。大便闭而小便通调者,或大肠气滞,或津液不流,燥症居多。二便俱闭当先通大便,则小便自利矣。肾司二便,肝主疏泄,须辨阴结阳结,或下病治上之法,开提肺气。喻嘉言∶上燥治肺,下燥治肝。

脱肛,湿热气虚下陷
从东垣治法,用补中益气汤人参西于术甘草陈皮当归柴胡大枣升麻生姜
脱肛,纯属气虚下陷
人参归身白术广皮绿升麻川连白芍炙草乌梅石莲子
肾气不归
少腹痛,肛坠,便滑)熟地五味远志肉怀山药炭茯苓萸肉菟丝饼禹余粮
年老气陷脱肛
人参补骨脂阳起石鹿茸大茴香又禹粮石脂丸陈参曰∶脱肛一症,有因泻痢气陷而脱者,有因中气虚寒不能收摄而脱者,有因酒湿欲伤而脱者,有因肾虚湿注而脱者。或年老气血已衰,或年少气血未旺,亦致脱肛。经云∶下者举之。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皆治脱肛之法。《叶天士指南》治此症不外升举、固涩、益气三法。对气热血热肛而反挺出者,则用芩连槐柏皮四物升柴之类。然亦间有此症,非可训之法,存之以备一说。脱肛症不宜过用苦凉,大约以叶氏治法为正。
Tags:《秽浊》 《小便不通》 《火邪》 《二神丸》 《润燥》 《八正散》 《肺热》 《大肠》 《表里》 《脱肛》 《虚寒》 《小肠》 《赤散》 《气化》 《五苓散》 《三焦》 《六一散》 《湿郁热伏》 《肠痹》 《温中丸》 《肾阳》 《燥湿》 《小温中丸》 《更衣》 《坚阴》 《燥结》 《承气汤》 《养血润燥》 《仁丹》 《人中》 《三才汤》 《通幽汤》 《半硫丸》 《肺气》 《血枯》 《阴热》 《癃闭》 《气味》 《厥阴》 《气滞》 《津液》 《肝主疏泄》 《阴结》 《阳结》 《开提》 《气虚》 《下陷》 《补中益气汤》 《少腹痛》 《五味》 《中气》 《肾虚》 《少气》 《下者举之》 《三法》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下\杂症] 三消症章 下一篇[卷下\杂症] 浊症、淋症章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