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第页-[卷七] 劳伤_中药方集
 
周慎斋遗书
[卷七] 劳伤
】 【繁体
劳病有似虚损,然虚损起于脾,劳病起于肾。虚损蒸蒸发热自汗,其热按皮肤间即甚热,不能饮食而肥,脉豁大,重按无力不清;劳病骨蒸,按皮肤不热,按至筋骨乃热,食多而瘦,脉紧数。虚损潮热多起于内伤,宜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八珍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之类,丸药亦以此等方调理,大忌补阴药,故虚损而转泄泻,脉短数者不治矣;劳病阴虚火动,多起于伤风,有似疟状,宜六味汤、八珍汤加黄柏、知母,痰嗽加麦冬、天冬、贝母、紫菀,随证加减,切忌香燥药,故劳病阴虚火动而转喉痛,脉细数者不治矣。
见证各异,治法迥别。
劳病定无泄泻、多汗之证,必身热、便燥、口干,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以退骨蒸劳热。阴虚火动,然亦不得已用之,如久服,多患泄泻、喘促而亡。
阴虚火动,生地、丹皮、便制黄柏、杞子、五味子、牛膝、白茯苓,可煎可丸。
劳证退热,青蒿十斤,取自然汁,熬一分,加猪胆汁七分,熬膏,入甘草末为丸,米饮虚劳欲火,梨汁一斤,胡桃肉一斤,研,牙茶五两,生地六钱,当归末六钱,熬至滴水成珠,入鸡子清一枚,盛瓷器内,封口勿令出气,冷水浸去火毒,每日清晨服一匙。
劳证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建中汤大能生气血、退虚热
前胡细辛当归白芍人参橘红桂心麦冬黄白茯苓炙甘草(各一钱)半夏(七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不拘时服。

地仙散
治骨蒸肌热,虚劳烦躁
地骨皮防风(各一两)薄荷(一钱五分)甘草(二钱五分)为细末,食前生姜、竹叶汤,服三钱。

参散
咳嗽吐痰,声哑,潮热盗汗
人参柴胡五味子杏仁防风羌活款冬花桑皮(各五分)白茯苓黄紫菀归身川芎半夏贝母枳壳秦艽桔梗甘草(各八分)鳖甲(三钱)生姜大枣水煎服
阿胶丸
治劳证,咳血吐血
阿胶生地黄白茯苓侧柏山药苏叶(各一两)柏子仁麦冬人参防风(各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煎苏梗汤下。

清骨散
治男女五心烦热,欲成劳证。
柴胡生地黄熟地黄人参赤茯苓防风秦艽薄荷胡黄连水煎。

麦冬汤
治心中烦热,惟欲露体,以衣被覆之即闷,惊悸心怯,面无颜色,忘前失后,妇人患血风气者多成此证,乃是心蒸之状。
青蒿(一小握)葱白(一寸长,七根)蓝叶(七片)苦楝根(七寸)童便一升半煎取一半,去渣,入安息香、苏合香、阿胶各一钱,朱砂、雄黄、雷丸枯矾、硫黄各五分,槟榔末一钱五分,麝香五分。五更初空心进一服,五更五点进一服。午时前后取出,净桶盛,急入油铫内煮,仍倾盖虫罐内,扎口埋之深山。

五枝散
取传尸劳虫。
桃枝李枝梅枝桑枝榴枝(各三寸长,七茎取末)通草穿山甲全蝎(炒各一两)沉香(八钱五分)木香槟榔灯草(各五钱)红花(二钱五分)甘草煎胶为丸,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下。

加减黄建中汤
治男、妇五劳七伤,骨蒸。
黄(一两二钱)秦艽防风北柴胡归身白芍药熟地黄地骨皮肉豆蔻(煨)炙甘草砂仁槟榔(各五钱)猪苓(四钱)桔梗白茯苓白术(各三钱)人参(一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盅,煎七分,不拘时服。老人,黄加重一两。

再仙丹
治劳证,黄瘦虚损,诸药不效者。
大小茴香(盐水炒,各二两)麦冬茯神地骨皮防风(各二两)远志人参龙齿羚羊角炙甘草石膏(各三两)紫石英(一两)咀片,每三钱,枣一枚,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温服,未差再服,以差为度。甚益心力,曾经吐血,服之有效。

桑椹膏
治骨蒸。
桑椹不拘多少,取汁入苍术内共熬,去苍术渣成膏。如肾气虚加枸杞子四两研末,肺虚加人参末一两。

验案
一人无大病,但举体不通泰,六脉弦滞。曰∶此从心之郁热不通,又兼力劳、色劳故也。心郁则神失,力劳则气伤,色劳则精害;神失则火去,气伤则多滞,清害则水衰。若不能多药,先以橘红、麦冬服几日,再加五味子服之。再将大体常思则心不郁,将小力运动则气滞通,远色凝神则精自足,如此不但却病,且可长生。
一人病劳半年,虚而欲脱,此证参不可无,亦不可骤用。盖虚极而力不能胜也,只好用五味剂,不得顿服,须徐徐呷下,俟神气稍安始可加参。
Tags:《发热》 《自汗》 《骨蒸》 《潮热》 《内伤》 《补中益气汤》 《补汤》 《君子汤》 《八珍汤》 《参苓白术散》 《理中汤》 《泄泻》 《阴虚》 《伤风》 《虚火》 《劳热》 《喘促》 《五味》 《虚劳》 《火毒》 《脏腑》 《消瘦》 《生气》 《虚热》 《地仙散》 《烦躁》 《咳嗽》 《盗汗》 《阿胶丸》 《咳血》 《吐血》 《清骨散》 《心烦》 《烦热》 《雷丸》 《枯矾》 《五劳》 《七伤》 《温服》 《桑椹膏》 《成膏》 《气虚》 《肺虚》 《气滞》 《顿服》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 阴虚 下一篇[卷七] 虚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