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中] 辨胃腕痈痈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中] 辨胃腕痈痈论
】 【繁体
胃腕痈者,生于中腕穴(又名胃募,在人字骨下三指,脐上四寸)。有外痈,有内痈。外痈在皮里膜外,初起漫肿,渐渐红成脓。此由平素醇酒浓味,湿热积聚,脾阳失运,凝滞气血而发;或因伤寒结胸,腑气虽通,脾肺气虚,不能升降,以致湿浊混淆,留滞不散,营卫失和而结。治当利其湿热,开提肺气,扶助脾胃,清营解毒,庶能消散。倘有脓即宜开破,以泄其邪,后用补托收功。至于内痈,俗名痈,生于胃中。初起中腕穴必隐痛微肿,按之坚硬,身皮甲错(不泽也),寒热如疟。多因醇酒炙,七情火郁,又外感寒气隔阳,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营气不从故发。右关脉必见沉细,盖胃脉见于右关,本宜洪大,而反沉细者,是见胃气之逆也。人迎(胃经穴,在急喉两旁)脉来甚盛,以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人迎反甚耳。有此二脉,痈已成矣。其时少阴厥逆,机关不利,胸膈痞闷,腹中疼痛连心。若脉洪数者,已有脓也,宜急排之,赤豆薏仁汤主之,大射干汤亦可。
设脉迟紧者,虽脓未成,已有瘀血也,宜急下之,牡丹皮散主之;如痰气上壅者,甘桔汤;大便不利者,太乙膏作丸服之;小便赤涩,腹满不食者,三仁汤;体倦气喘作渴,小水频数者,肺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麦、味补之。此证若脓自口吐出,必至毒瓦斯漫延,腐烂肠胃,脾气日衰,饮食少纳,形神憔悴,精耗气竭而毙。
Tags:《外痈》 《内痈》 《脾阳》 《结胸》 《气虚》 《湿浊》 《开提》 《肺气》 《清营》 《寒热》 《七情》 《外感》 《清气》 《下陷》 《营气》 《胃气》 《人迎》 《经穴》 《少阴》 《大射干汤》 《丹皮散》 《太乙膏》 《腹满》 《三仁汤》 《气喘》 《肺气虚》 《补中益气汤》 《脾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中] 辨胁痈肋痈论 下一篇[卷中] 辨捧心痈痰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