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中] 辨胁痈肋痈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中] 辨胁痈肋痈论
】 【繁体
胁痈,又名穿胁痈,或发于左胁,或发于右胁。人之两胁乃厥阴肝经气分出入之道路,一有阻滞,不得疏通,郁而为痛,故血亦为之凝聚矣。是以胁之上下发毒,皆属肝经。此证多因郁怒肝火而发,或因肝胆之气不平,而风火内搏,营逆血热结聚而发。惟虚怯人生之;若肥胖内实者,鲜此证也。初起,宜栀子清肝汤解郁泻火;已成,四妙汤加青皮、香附;脓成者,即针之,勿伤内膜;溃后,宜八珍汤加山萸肉、牡丹皮、泽泻,兼滋肾水。但气虚胃弱之人,亦不可过与补阳之药,恐内受热剂,则虚热愈盛,盛则透伤内膜,切宜慎之。又病因虚劳所得,如破流臭败,脓水清稀,补托不应者,是死证也。
肋痈生于肋条骨间,又名侠荧痈,亦由肝火郁怒结聚而成。初起骨间隐痛,渐渐肿起,后或大如杯碗,色或赤或白,疼痛难忍,内肠绞刺。患在左,痛牵右肋;患在右,痛牵左肋。体虚之人,难以胜受。惟此处痈疽,多是内毒却入攻而死者多。人染此患,急宜用针刺出脓血,防其内攻。若至二候,溃出稠脓为吉,溃出清水为凶。治法与前证参用。
Tags:《肝火》 《肥胖》 《栀子清肝汤》 《四妙汤》 《八珍汤》 《气虚》 《热剂》 《虚热》 《虚劳》 《内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中] 辨腹痈脐痈脐漏论 下一篇[卷中] 辨胃腕痈痈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