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第页-[下卷] 风毒_中药方集
 
幼科折衷
[下卷] 风毒
】 【繁体
总括诸风夹热隐皮肤,凝结难为陡顿除;项颊肿须护喉舌,内疏风热外宜涂。
《内经》曰∶荣气不从,逆于肉内,乃生痈肿。夫小儿风毒者,因惊风之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瓦斯蓄于皮肤,流结而为肿毒,遂结顽核赤色,多成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之处,重则成痈疖,谓之遁毒风。宜以当归散倍加枳壳、大黄,或皂角刺、薄荷之类。如结在腮颊者,治用乌豉膏含化,以护咽喉,外则敷以拂毒散。若因跌仆损伤皮肤,风邪侵袭患处面发肿者,谓之破血伤风,可投疏风散、活血散之类。
夫瘰之症,《内经》谓之结核,究其所因,丹溪所谓五味之浓,郁气之积,曰风、曰热,与血相搏而结成者,其始生于耳后、颏下至项者,此出足阳明胃经来也,此曰瘰;生于缺盆胸侧,或在两胁者,此出手足少阳经来也,此曰马刀,俱当从其所因究治。其小儿幼弱不堪针灸,但以服饵涂贴之剂,施之可也,然须服引经之药,以除根本,可获全功耳。此症服药,须当卧在床褥,每日作十次咽,服毕安卧。盖取药力在膈上故也。若发于喉下,如带横缠者,乃缠喉风也,宜服化毒汤及乌豉膏含化以护咽喉外,但根据遁毒风治法。如服药后散止不定,或上头顶,或游面目,而反复来喉下,如赤紫微浮,中有白突者,阳症变阴,亢则必害,谓之赤游风毒,亦难治矣。
〔附方〕
当归散
见诸泻症内。

乌豉膏
绵川乌(水浸透去皮脐,五钱炮制)玄明粉(二钱)淡豉(三钱)水浸润,饭上蒸透杵烂为膏。

拂毒散
半夏贝母大黄朴硝五倍上为末醋调敷
疏风散
荆芥防风甘草葱汤调服

活血散
当归川芎生地红花赤芍苏木
升麻调经汤
(治阳明经)升麻干葛胆草黄芩黄柏归尾桔梗连翘白芍知母黄连白术三棱甘草(秤一半为丸,一半作蚊蛆秤五钱)煎汤送下前丸。

连翘散
柴胡连翘归尾白芍生黄芩白术天花粉胆草炙甘草三棱苍术黄连煎汤服法如前。

化毒汤
桔梗薄荷荆芥甘草牙硝朴硝硼砂雄黄山豆根朱砂为细末,每用一匙或五分,干点舌下,或温汤浓调,少与含吞亦可。
Tags:《疏风》 《惊风》 《当归散》 《咽喉》 《拂毒散》 《伤风》 《五味》 《阳明》 《缺盆》 《少阳》 《针灸》 《喉风》 《游风》 《炮制》 《调服》 《黄连煎》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下卷] 夜啼 下一篇[下卷] 丹毒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