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第页-[下卷] 夜啼_中药方集
 
幼科折衷
[下卷] 夜啼
】 【繁体
总括夜啼四症惊为一,无泪见灯心烦热;面目颊青脐下痛,面黧大哭是神干。
脉法虎口脉纹不见,如云尘色者是客忤,鬼祟之脉,必然夜啼。
盘肠气发先腰曲,无泪叫啼眼干哭,口开脚冷上唇乌,额上汗流珠碌碌。
《内经》曰∶心藏神,神安则脏和。夫小儿昼得精神安,夜则稳睡。若心热惊热,或风寒之邪乘之,则精神不得安定,故致夜啼叫不已也。
心热者,见灯愈啼,面红多泪,无灯则稍息。盖火者阳物也,心热遇火,两阳相搏,才有灯而啼甚,故《经》曰火痰风生乃能两此其义也。宜凉心安神,用三解散(见惊风。去参,用薄荷汤下)。惊热者,为衣衾太浓或抱于热处久坐,致生烦闷,邪热攻心。心藏神,神安则和,神乱则惊,治法退热镇心则自安矣,用牛蒡散、抱龙丸
有遇黄昏后至更尽时,哭多啼少;有啼声不已,直到天明,乃胎中受寒。遇夜则阴胜而阳微,故腰曲额汗,眼中无泪,面莹白而颊青,伏卧而啼,入盘肠内吊之症,名曰寒疝,治法去宿冷、温下焦,芍药汤及钩藤丸。
误触禁忌而夜啼者,面色紫黑,气郁如怒,呼时若有恐惧及睡中惊惕,两手抱母,大哭不休。此误触恶祟神祗,目有所睹,口不能言故耳!古云∶忽然两手形无见,定知唐突恶神明。乃知此症者,宜两指纹俱隐而不见,治法先解表,用百解散,次驱邪镇心,用苏合香丸、抱龙丸。
啼与哭亦有别,啼而不哭是痛,故直声来往而无泪;哭而不啼是惊,故连声不绝而多泪。又曰啼而不哭者是烦,哭而不啼者为燥。
面青目白,腰曲而啼,扪腹觉冷,此必感寒肚疼也。
面赤心躁,小便赤涩,口中及腹俱热,间或有汗,仰身而啼,此热症也。
又有乳到儿口即啼,身体头额皆热,须看口内无疮,必然喉舌肿痛。
〔附方〕
牛蒡汤
淋症内。

抱龙丸
见惊风症内。

白芍药汤
见腹痛症内,加钩藤亦好。

钩藤丸
见囊肿症内。

百解散
见热症内。

苏合香丸
白术乌犀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沉香麝香丁香青木香苏木香苏合油薰木香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Tags:《夜啼》 《心烦》 《客忤》 《精神》 《心热》 《风寒》 《惊风》 《薄荷汤》 《邪热》 《抱龙丸》 《额汗》 《寒疝》 《温下》 《白芍药汤》 《气郁》 《神明》 《解表》 《百解散》 《合香丸》 《热症》 《舌肿》 《淋症》 《苏合香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下卷] 症 下一篇[下卷] 风毒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