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页-[卷十九] 痘痫搐_中药方集
 
保婴撮要
[卷十九] 痘痫搐
】 【繁体
钱氏云∶痘疹痫搐,由内相胜也,惟心、脾疹能作搐。盖疹为脾所主,脾虚而不胜土,风热相搏,而动于心神。心喜热,神气不安,因搐成痫。为心所生,心主热,热生风,风属于肝,二藏相搏,风火相争,故发搐。当泻心肝。若凉惊用凉惊丸,温惊用粉红丸。海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无论虚实,皆属心火。上说脾虚则肝气乘之,与心火相合耳。若脾土实,心火旺而逆乘,以致痫者,此实邪也。便结者泻青丸,便软者泻心汤。洁古云∶未出而发搐者,是外感风邪之寒,内发心火之热所作也,当用解毒丸、犀角地黄丸主之。世传云∶疮疹欲出,身热烦躁,忽发惊搐,宜用驱风膏、小如圣饮。小便不通八正散。痰涎壅盛,利惊丸、抱龙丸。丹溪云∶欲发疮疹,先身热惊跳搐搦,此非惊风,宜用发散之药。窃谓前症痘疹未见而先发搐者,乃毒瓦斯自心经出也,若病势轻缓,或形气虚弱者,不宜用峻厉之剂,恐元气内损,则毒瓦斯内陷,而疮不能起发也。或外感风寒之邪,内因疮疹之热而相搏;或肝血虚火动而内生风,当补元气为主,佐以见症之剂。然前方多峻厉之剂,审有是症,方可用,须察其色赤白,而以脾胃为主。虚则用温补,实则用解毒。若先发搐而后发疮,多有生意。疮已瘥而发搐,或吐泻者难治。
一小儿痘痂脱尽,因其秽气,用葱椒煎汤浴之,发热痰喘,用八珍加白僵蚕、蝉蜕,一剂痰喘顿止;又用四君、芎、归、钩藤钩而搐止。
一小儿痘疮色赤,四肢发搐,眉唇牵动,此心肝二经热甚,乘脾所致也,用四君、防风、钩藤钩而痊。
一小儿痘后,四肢发搐,眉棱尤动,小便频数,脸目青赤,此肝经风热,用四物、柴胡、山栀少愈,但四肢倦怠,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此脾气受伤而未复也,用四君、升麻、当归而痊。
一小儿痘后,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余谓寅卯时发热,此肝火本症,申酉时发搐,乃肝木侮金。先以四物、白术、茯苓、钩藤钩,煎送柴胡二连丸而愈,夕用地黄丸,朝用四君、山栀、柴胡及四君子加当归而痊。
一小儿痘疮色赤,发搐痰盛,服抱龙丸而顿愈。又因母大怒,儿仍搐,母服柴胡栀子散、加味逍遥散,母子并愈。
一小儿痘愈后发搐,左额青赤,唇口牵动,余谓肝心二经风热所致,先用柴胡栀子散加钩藤钩,后用加味逍遥散,而搐止,再用五味异功散而痘愈。
一小儿痘将愈,发搐痰涌,头目不清,脾虚气弱,肝木侮之,先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钩藤钩,搐愈而靥。

柴胡二连丸
治肝经实火
柴胡宣黄连胡黄连各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补中益气汤
(方见寒战切牙)
君子汤
(方见不靥闷乱)
四神丸
(方见泄泻切牙)
十一味木香散
(方见顶陷灰白)
Tags:《风热》 《泻心》 《粉红丸》 《疮疡》 《虚实》 《肝气》 《实邪》 《青丸》 《泻心汤》 《外感》 《烦躁》 《小便不通》 《八正散》 《抱龙丸》 《惊风》 《气虚》 《内陷》 《风寒》 《肝血》 《虚火》 《发热》 《小便频数》 《脾气》 《肝火》 《柴胡二连丸》 《柴胡栀子散》 《逍遥散》 《五味》 《异功散》 《实火》 《白汤》 《补中益气汤》 《寒战》 《君子汤》 《四神丸》 《泄泻》 《十一味木香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九] 痘风 下一篇[卷十九] 烂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