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第35页-[卷之一\调经门] 治往来寒热_中药方集

TOP

 
济阴纲目 - 第35页
[卷之一\调经门] 治往来寒热
】 【繁体

本事方
治妇人血脉不调,往来寒热,状如劳倦
当归川芎黄甘草官桂(各一两)熟地黄白芍药白术(各二两)柴胡阿胶(碎,炒,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枣一枚,水煎,空心服,白汤点服亦得。当永不生带下,调血脉,养子宫,终身无病。(阳虚则恶寒阴虚发热,此方气血并补,与十全大补汤同,乃独无人参,而柴胡、阿胶是肝经中药,亦治寒热之要诀也)
地骨皮散
治血风气虚,时作寒热,或晡热内热。
地骨皮柴胡(各一两)桑白皮(炒)枳壳(麸炒)前胡黄(炒,各七钱五分)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甘草五加皮桂心(各半两)上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七分服。(按黄、人参、桂心,是补肺温气药;桑皮、枳壳、地骨皮,是泻肺清热药;白芍、茯苓是降收之味;五加、前胡是行散之味。而乃并用之,重在气虚有火,当以分两中求之,疾苦中审之,则巧妙自得)
柴胡散
治妇人寒热体瘦,肢节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北柴胡赤茯苓黄白术(各一钱)麦门冬(去心,三钱)鳖甲(醋炙,二钱)人参地骨皮枳壳(麸炒)生地黄桑白皮赤芍药桔梗甘草(各五分)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参、、白术,益肺脾三焦元气,而治不欲食;麦冬、生地,清心与包络中火而生血,以治口干心烦;柴胡、鳖甲,解骨节中热而外散;赤茯苓、赤芍,导心火散血热而下行;枳、桔、地骨、桑皮,泻肺火散结气于胸中。亦补中有泻之方也。要知不用芎、归之旨,乃妙)
七宝汤
寒热往来
防风(去芦)知母生地黄(各半两)柴胡(去芦)前胡(去芦)秦艽甘草(炙,各二钱半)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人参三寸,煎七分服。(邪在表而寒者宜防风;邪在里而热者宜知母,胸中热结宜前胡;经络热结宜秦艽、柴胡,解表里阴阳不分之寒热;甘草、人参益气,以防解散之虞;生地凉血,以为阳气之守。是方以邪结而气血未虚者宜之)
柴胡四物汤
治妇人日久虚劳,微有寒热,此四物汤与小柴胡汤合方也。(曰微有寒热,则似病未甚)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各一两半)柴胡(八钱)人参黄芩半夏甘草(各三钱)上锉。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煎服。

柴胡抑肝散
治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恶寒发热类疟证。
柴胡(二钱半)青皮(二钱)赤芍药(炒)牡丹皮(各一钱半)苍术(米泔浸炒)山栀子(炒)地骨皮香附子(各一钱)神曲(八分)川芎(七分)生地黄连翘(各五分)甘草(三分)上锉,加生姜,水煎服一服,空心临卧服。(此方疏肝开郁,散结气结血,凉心启脾,自是一种心印。乃越鞠丸之套方也,分两妙)
生地黄丸
治师尼寡妇,寒热如疟,欲男子不得者。
生地黄(二两)赤芍药(一两)柴胡黄芩秦艽(各五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乌梅汤吞下,日三服。(此方减当归,为厥阴肝经郁火结血之剂)
Tags:《血脉》 《寒热》 《劳倦》 《白汤》 《带下》 《恶寒》 《阴虚》 《发热》 《补汤》 《地骨皮散》 《气虚》 《柴胡散》 《心烦》 《三焦》 《清心》 《肺火》 《七宝汤》 《寒热往来》 《经络》 《解表》 《柴胡四物汤》 《虚劳》 《柴胡汤》 《抑肝散》 《恶寒发热》 《疏肝》 《越鞠丸》 《生地黄丸》 《乌梅汤》 《厥阴》 《郁火》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一\调经门] 治热入血室 下一篇[卷之一\调经门] 治经病发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