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第页-[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五脏热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幼科
[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五脏热
】 【繁体
〔钱〕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薛〕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卯时益甚,宜泻青丸柴胡饮子。
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卧。)〔薛〕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脾热,则目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黄散主之。〔薛〕脾热者,鼻上先赤,其热在肌肉,遇夜益甚。
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咳嗽寒热,壮热饮水,凉膈散主之;若肺虚热,唇深红色,少服泻白散。〔薛〕肺热者,右颊先赤,日西热甚,轻则用泻白散,重则用凉膈散及地骨皮散
肾热,两足不喜衣覆,地黄丸主之。〔薛〕肾热者,颏下先赤,两足热甚,骨酥酥如虫蚀,热甚不能起于床,夜间益甚,宜用滋肾丸。

泻青丸
(见肝脏)
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并见心脏)
泻黄散
(见脾脏)
泻白散
(见肺脏)
栀子清肝散
(一名柴胡栀子散)治三焦及足少阳风热发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间作痛,寒热往来
柴胡栀子(炒)牡丹皮(各一钱)茯苓川芎芍药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三分)上,水煎服。

柴胡清肝散
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或乍寒乍热,往来寒热,发热或头发疮毒等证。
柴胡(一钱半)黄芩(炒)人参川芎(各一钱)山栀(炒,一钱半)连翘甘草(各五分)桔梗(八分)上,水煎服。

柴胡饮子
解肌热、蒸热、积热,或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大便坚实。
黄芩(七分)甘草(四分)大黄(八分)芍药(七分)柴胡人参(各五分)当归(一钱)上,每服一钱,姜水煎。

龙脑饮子
此泻脾经热,可代泻黄散用,治小儿蕴热,咽喉肿痛,赤眼口疮,心烦鼻衄咽干多渴,睡卧不宁,及除痰热咳嗽,中暑烦躁,一切风壅。
甘草(四两,炙)大栀子(三两,炒)藿香叶(半两)石膏(一两)缩砂栝蒌(各七钱半)上为末。每服一钱,蜜水调服,不拘时。治伤寒余毒,潮热虚汗,加竹叶煎服。

滋肾丸
治肾热。
黄柏(酒拌,炒焦,三钱)知母(二钱)肉桂(五分)上为末,熟水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百沸汤下。
Tags:《肝热》 《青丸》 《壮热》 《泻白散》 《转筋》 《泻青丸》 《柴胡饮》 《心热》 《中气》 《赤散》 《心气》 《心烦》 《泻心》 《导赤散》 《泻黄散》 《肺热》 《咳嗽》 《寒热》 《凉膈散》 《虚热》 《地骨皮散》 《足热》 《柴胡栀子散》 《三焦》 《少阳》 《风热》 《发热》 《寒热往来》 《柴胡清肝散》 《柴胡饮子》 《解肌》 《咽喉》 《口疮》 《鼻衄》 《咽干》 《中暑》 《烦躁》 《调服》 《潮热》 《百沸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实热 下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辨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