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切要-第页-[卷一] 调经门_中药方集
 
女科切要
[卷一] 调经门
】 【繁体
经闭为女人病者,盖因女子以血为主也。使其经脉调和,往来有准,有以应水道潮汐之期,旧血既尽,新血复生,有以合造化盈亏之数,则周身百脉,无不融液而和畅。夫何病之有?设或闭焉,则新血滞而不流,旧血凝而日积,诸病丛生。凡血癖血风,与夫热入血室之证,多自此而始矣。然要其经闭之由,必要所因,或月事适至之时,因渴饮水,并食生冷之物,及坐冷水中洗浴,寒气内入,血即凝滞,遂令经闭。又或因堕胎多产而伤其血,或因久患潮热而销其血,或因久发盗汗而耗其血,或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而不能生血。凡此类,皆能令人经闭。其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宜以枳实为君,佐以苍术、半夏、香附、乌药、浓朴、牛膝、桃仁之类,则湿痰去而脂膜开,其经自通矣。黑瘦之妇经闭者,血枯气滞也,治宜补血理气,君以归身、白芍、人参、广皮、香附之类,或因堕胎多产而伤其血,或久患潮热而销其血者,不可用行血之剂,宜以四物为主,佐以木香、香附、浓朴、甘草之类,兼调其气,久而自通矣。有因感暴怒而经闭者,治宜开郁活血,君以郁金,佐以官桂、香附、木香、桃仁、牛膝之类,煮酒煎服,或因食生冷而经闭者,君以官桂,佐以干姜、木香、浓朴、香附、红花、归尾之类。因坐冷水而经闭者,君以附子,佐以官桂、木香、山楂、桃仁、当归、干姜、川芎之类。室女及笄而天癸不至,而饮食如常者,只是气血未足,人间往往有之,必服药疗其杂病,时至,经自流通。亦有年长大而经竟不来者,仍能受孕,名曰暗经。每月至期,必作腰痛,此前人之所未发也。有至期而经水不行,上逆而呕血者,名曰倒经,治宜当归大黄汤。有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必须视其有证无证,验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名曰歇经,非疾也,乃血不足也。若面黄肌瘦内热,是为童痨,诊其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非药所能治也,急与之成婚,则阴阳和,自然经行而疾去矣,否则十死八九。亦有气血不足者,必面黄肌瘦,常带微热,虽歇几年,服药亦可通之,但不可用破血刚猛之药,如虻虫、山甲、三棱、莪术之类。只宜用补血生血之药,以四物、归脾加减可也。至寡妇尼姑经闭,乃因有怀不遂,法当开郁而理其经为妥。
大凡妇人经闭,气不调和,因而血不流转故也。故调经须以理气为先,亦有血海虚寒,小腹冷痛者是,宜服温经汤。有气血虚损者,外发潮热,头痛昏重,肢体倦怠,五心烦热,心忡面赤,口燥神焦,腰背酸疼,盗汗出者是也,宜服丹皮散。有气血凝滞,腹中结块,腰腿重疼者是也,宜服通经六合汤。或红花当归散,以逐其瘀,通其经络也。亦有胃气不调者,貌本壮实,饮食渐减者是也。盖胃气不调,亦能令人经水不通,当以异功散逍遥散之类间服。一以消食健脾,使饮食加而元气复。一以和其气血,使气血调而经自行矣。凡妇人女子骨蒸潮热痰嗽,经水不行,诊其脉七八至,视其骨肉消瘦,必死之症,不必用药。大抵男子与妇人同。

四物汤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水煎服。

归脾汤
人参白术(土炒)枣仁茯神黄(钱半)当归远志(一钱)木香炙草(五分)龙姜枣煎服。

大温经汤
鹿茸香附沉香白术陈皮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吴茱萸小茴茯苓元胡
丹皮散
丹皮肉桂归尾元胡牛膝赤芍三棱莪术水煎服。

通经六合汤
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半夏茯苓益母贝母白术知母橘红水煎服。

红花当归散
当归红花桃仁元胡川芎小茴郁金水煎服。

如圣散
崩漏不止。
棕灰姜灰乌梅(各五钱)水煎服。

逍遥散
解郁调经。
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柴胡薄荷丹皮山栀
化气丸
大凡女子,禀性偏执,若欲治病,先戒性急,或因怒气,或因忧郁,忧郁生痰,怒气伤血,或为疼痛,或为淋疾。淋有五种,变为五色。若欲无病,经水要正。月应乎天,水应乎地,一月一来,如期潮信。怀孕安胎,坐草理顺,经或不准,前后当讯,参前属热,落后属寒。
热当清凉,寒宜助温。血热血虚,或清或补。有孕得疾,先保其胎,次调其疾,宜无后灾。
延及产后,畴能救哉。新产之后,医法有余,先去恶露,后当补虚。补虚太早,秽不能除,恶心气喘,泻利汗珠,此为四恶。扁鹊难医,症见一恶,病亦难起,小心医治,免死而已。
十月怀胎,一朝坐草,瓜熟蒂落,慎勿起早。无知妇女,昏愚妪老,非理催逼,反成烦恼。
叮咛戒尔,守此正道。孕妇之脉,坚强最妙,细而微濡,命恐难保。新产之脉,沉迟细小,倘遇洪大,其症必倒。败血冲心,语言乱道,或笑或歌,佛名神号,痰犯心包,同是状貌。
败血攻心,始终烦恼,龙齿参归,十神汤效。痰犯心包,昏而有觉,重加芩连,导痰汤较。或夹疾病,先慎风寒,炙爆油腻,万勿加餐,病久危困,先喻其难。医为仁术,细审病端。子悬子冒,子烦子痫,治各有条,不容遗漏。已经怀孕,月水仍来,血有余也,名曰胎漏。生郁,温血益气,削除其积。元气若虚,且从姑息,虚弱之证,自汗骨蒸,参胡连,治之量情,神仙妙术,起悉心体之,用无不灵。
Tags:《经闭》 《经脉》 《热入血室》 《堕胎》 《潮热》 《盗汗》 《湿痰》 《血枯》 《气滞》 《理气》 《室女》 《天癸》 《杂病》 《腰痛》 《经水》 《呕血》 《倒经》 《当归大黄汤》 《面黄肌瘦》 《寸口》 《血海》 《虚寒》 《腹冷》 《大温经汤》 《血虚》 《头痛》 《心烦》 《丹皮散》 《当归散》 《经络》 《胃气》 《异功散》 《逍遥散》 《健脾》 《骨蒸》 《消瘦》 《归脾汤》 《金水煎》 《崩漏》 《薄荷丹》 《五色》 《恶露》 《恶心》 《气喘》 《小心》 《败血冲心》 《十神汤》 《导痰汤》 《风寒》 《子悬》 《子烦》 《子痫》 《胎漏》 《自汗》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 经水先期而来 下一篇自序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