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第页-[卷三\痢疾证治] 入方_中药方集
 
幼幼集成
[卷三\痢疾证治] 入方
】 【繁体

集成沆瀣丹
方见卷一胎疾门。

集成三仙丹
方见卷二类搐门。

仓廪汤
即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方见卷二小儿伤风门。
治伤风痢疾,及时行疫痢,大小相似者,宜先服此(即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煎服,即名仓廪汤。)喻嘉言以此方为治痢之圣药,无论新久,必用此药升散之,深得逆流挽舟之法也。予每用之,轻者,三四剂即愈矣,不必另方;重者,服药后外证悉去,惟腹痛、里急后重未除者,以沆瀣丹、三仙丹同服,推去积滞,无不愈者。盖仓廪汤治痢,与用四逆散治痢同意,后贤宜深究焉。

胃风汤
治风冷客于肠胃,泄下鲜血,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官拣参(一钱)漂白术(一钱五分)白云苓(一钱)白当归(一钱)正川芎(五分)杭白芍(一钱)上桂心(五分)陈粟米(一撮)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河间芍药汤
调血便脓愈,行气后重除,此方是也。
杭白芍(一钱五分)大当归(一钱)雅川连(五分)实黄芩(八分)锦庄黄(五分)尖槟榔(一钱)南木香(三分)净水浓煎,热服

黄连阿胶丸
治血痢,于血中行气。
正雅连(一钱)东阿胶(二钱)白云苓(一钱)当归身(一钱)南木香(一钱)共为细末,水丸。每服一二钱,米饮下。

胃苓丸
方见卷二伤暑门。治白痢,于气中养血,本方加当归、白芍、白术。

治痢保和丸
治痢疾积滞未尽,或在先原未得下,今已脾虚不可下者,宜服此。
广陈皮法半夏白云苓陈枳壳川浓朴正雅连京楂肉六神曲老麦芽(以上诸味各一钱)南木香尖槟榔炙甘草(各五分)共为细末,另以神曲煮糊为丸。每服一二钱,米饮下。

和中丸
休息痢及疳痢。
官拣参炙甘草当归身正川芎车前子结猪苓宣泽泻六神曲老麦芽建莲肉(以上各二钱)漂白术白云苓真广皮杭白芍南木香炮姜炭肉豆蔻(各一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丸。每服一二钱,米饮下。

加味四物汤
治先水泻而变痢者。
当归身正川芎杭白芍怀生地白云苓正雅连南木香(各等分)水煎,空心热服。

加味四君子汤
治先痢而后泻者。
上官拣漂白术白云苓当归身杭白芍炙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升麻汤
治虚痢脱肛,仍调气养血,微带升提。
绿升麻(一钱五分)官拣参漂白术白云苓芥穗真广皮当归身杭白芍北防风(以上各一钱)炙甘草(五分)肥乌梅(一粒)水煎,食后服。

脱肛洗药
五倍子(五钱)白芒硝(一钱)荆芥穗(一钱五分)煎汤熏洗,仍以五倍子研末敷之,方以软帛托入。

参苓白术散
方见卷三疳证门。

补肾地黄丸
方见卷三哮喘门。此加虎胫、牛膝、鹿茸。

补肾地黄丸
方见卷二伤暑门。

保和丸
方见卷三伤食门。
Tags:《集成沆瀣丹》 《集成三仙丹》 《仓廪汤》 《败毒散》 《伤风》 《痢疾》 《时行》 《逆流挽舟》 《外证》 《里急后重》 《积滞》 《四逆散》 《湿毒》 《温服》 《芍药汤》 《行气》 《热服》 《阿胶丸》 《伤暑》 《白痢》 《保和丸》 《六神曲》 《休息痢》 《等分》 《心热》 《君子汤》 《升麻汤》 《脱肛》 《调气》 《参苓白术散》 《补肾地黄丸》 《哮喘》 《伤食》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痢疾证治] 痢疾简便方 下一篇[卷三] 痢疾证治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