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铁镜-第61页-[卷五] 三消_中药方集
 
幼科铁镜 - 第61页
[卷五] 三消
】 【繁体
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也。若作有余治之。误矣。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则肠胃合消。五脏干燥。精神倦怠。以致消瘦四肢。
消渴。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上消。治宜莲花饮为主。次以生津四物汤。川芎八分。归身一钱。生地酒洗一钱。知母一钱。白芍用湿纸包煨一钱。麦冬去心一钱。川连八分。乌梅肉五分。天花粉七分。薄荷、石莲肉、蜜炒川黄柏、炙甘草各五分。
消肌。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宜用石膏、知母、甘草、人参。倍加石膏。外加粳米。次宜生津养脾。
消浊。火动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混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宜用莲子、知母、芡实、麦冬。入四物汤服之。
凡消症。务要养脾生肺。降火滋阴。病自除矣。
总治三消。以生血为主。用黄连、天花粉二味为末。藕汁、生地汁、生姜汁、人乳并蜜。共和二末为丸。每次一指而大。白汤送下。
Tags:《三消》 《实热》 《虚热》 《消中》 《五脏》 《精神》 《消瘦》 《上消》 《生津》 《中消》 《下消》 《滋阴》 《白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 膀胱气痛 下一篇[卷五] 肿胀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