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醒-第页-[热论第六] 附方_中药方集
 
儿科醒
[热论第六] 附方
】 【繁体
泻心散治心经实热
黄连上为末。每服五分。临卧温水调下。
秘旨安神丸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半夏(制)酸枣仁(炒)茯神(各一钱)当归(酒洗)橘红赤芍药(炒各七分)五味子(杵五粒)甘草(炙三分)上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生姜汤下。
柴胡清肝散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或乍寒乍热。往来寒热发热。或头发疮毒等症。
柴胡(一钱半)黄芩(炒一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山栀(炒一钱半)连翘(五分)甘草(五分)桔梗(八分)上水煎服。
地黄丸治肾肝血虚。燥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上壅。或风客淫气。患瘰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动。或咳嗽吐血。头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疮裂。或自汗盗汗便血诸血。或禀赋不足。肢体瘦弱。解颅失音。或畏明下窜。五迟五软肾疳肝疳
或早近女色。精血亏耗。五脏齐损。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症。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可尽述。
熟地黄(八钱杵膏)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上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数钱。量儿大小。温水空心化下。行迟鹤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参苏饮治感冒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伤寒呕吐。胸膈不快。痰饮凝结。
紫苏前胡陈皮制半夏干葛茯苓枳壳(炒)桔梗人参(各三分)甘草(一分)上为末。每用一二钱。姜枣水煎服。
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入粳米百粒。水煎。
黄芩清肺饮治肺热小便不利。宜用此清之。
栀子黄芩(减半)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如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五味异功散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咳嗽。虚浮气逆腹满等症。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等分)甘草(炙)陈皮(减半)上加姜枣。水煎服。
泻黄散治脾热吐舌。
藿香叶甘草(各七分半)山栀(一钱)石膏(五分)防风(二钱)上用蜜酒微炒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五苓散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猪苓茯苓(各七分半)肉桂(五分)泽泻(一钱二分)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人参胃散治脾胃虚弱。伤热乳食呕吐。泻痢。
人参(一钱)黄(二钱)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药(酒炒七分)白茯苓(四分)陈皮(三分)黄连(炒二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四苓散(即前五苓散去肉桂)白术散治脾气虚。作渴饮汤。或因吐泻。津液亏损。烦渴引饮。或脾胃虚弱。腹胀泻渴。弄舌流涎。手足指冷。宜服之。和胃气生津液。
人参白术(炒)藿香叶木香甘草白茯苓(各一两)干葛(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
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二钱)甘草(炙一钱)上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惺惺散(方见表论)
Tags:《泻心》 《实热》 《秘旨安神丸》 《血虚》 《五味》 《柴胡清肝散》 《三焦》 《风热》 《寒热》 《发热》 《肝血》 《淫气》 《咳嗽》 《吐血》 《眩晕》 《咽喉》 《舌疮》 《自汗》 《盗汗》 《便血》 《解颅》 《失音》 《五迟》 《五软》 《肾疳》 《肝疳》 《精血》 《五脏》 《地黄膏》 《参苏饮》 《头痛》 《伤风》 《呕吐》 《痰饮》 《泻白散》 《肺热》 《小便不利》 《异功散》 《虚寒》 《气逆》 《腹满》 《等分》 《泻黄散》 《五苓散》 《暑热》 《烦躁》 《霍乱》 《泄泻》 《安胃散》 《胃虚》 《四苓散》 《胃气虚》 《津液》 《弄舌》 《胃气》 《生津》 《君子汤》 《吞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虚论第七 下一篇热论第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