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第页-[卷三] 身热方治_中药方集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卷三] 身热方治
】 【繁体

胜金散
治小儿潮热温壮。
雄黄(一钱,水飞)白附子(半钱)甘草(半两,炙)芍药(半两,水煮十沸,焙干)南星(半两,炮)荆芥穗(一分)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无时。

金花散
治小儿潮热发燥。
川大黄(一两)秦艽(去芦,半两)上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水一小盏。入青蒿三两叶。葱白二寸同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若变骨蒸劳气。用童子小便浸青蒿葱白煎药。

秦艽散
治小儿潮热。减食蒸瘦。
秦艽(去芦,切,焙)甘草(炙,各一两)干猫儿薄荷叶(半两,切。焙。萧注云。或云此薄荷。猫喜食之。故名)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盏。去滓。食后温服。

地骨皮散
治小儿虚热潮作。亦治温壮。及解伤寒。
知母柴胡(去芦)甘草(炙)半夏(汤洗七次,切焙)人参(去芦头)地骨皮(去骨)赤茯苓(去黑皮,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量大小加减。

凉肌丸
治小儿温壮身热。脸赤烦渴燥闷。
龙胆草(去芦,二两)玄参(去芦,一两)当归(去芦,洗净,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竹叶汤下。儿大增之。无时。

牛黄膏
治小儿温壮风热
寒水石(四两,出火毒)雄黄(一两,水飞)山栀子仁(一钱半)甘草(一分炙)牙硝(一两)铅白霜(半两)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炼蜜和旋。取皂子许。薄荷水化下。乳食后。

克效散
治小儿温壮风热。睡卧不稳。咳嗽喘急
龙脑薄荷叶(二两,薄荷之一种)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玄胡索(去皮,半两)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蜜汤调下。无时。

镇心丹
治小儿风热惊热。眠睡不安。此胡御带秘方。许宣赞传。
铁粉(一分)蛇黄(一两,醋淬七次)代赭石(半两,醋淬十次)马屁勃(半两)麝香(一分,另研)上为细末。入炼蜜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一粒。磨剪刀水化下。食后。亦治惊痫发搐。

梨汁粥
治小儿风热昏塞。燥闷不食。以鹅梨三枚切碎。以水二升。煮取汁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

龙齿散
治小儿惊热如火。亦治温壮。以龙齿为末。调服。或以烂龙角研浓汁。服一二合。

人参牛黄散
治如前。以人参牛黄等分为末。以薄荷水调下最佳。

又方
治如前。以竹沥二合。温之。分三四服。无即刮竹茹。以醋煎温服。

青金丹
治小儿积热啼叫。三焦壅滞。
青黛(四两)甘草(二两生末)蝉壳(去足,一两末)麝香(一钱,研)辰砂(一分,研,水飞)牛黄(别研)脑子(各三铢)龙齿末(半两)天竺黄(半两)上为细末。以饴糖和丸鸡头大。每一粒分四服。温水化下。无时。

犀角丸
治小儿积热痰实。三焦蕴毒。及风热面赤。大小便秘涩。
生犀末(一分)人参(去芦,半两)黄连(去须,一两)枳实(去穣,半两,炒)槟榔(半两)大黄(二两酒浸。切片以巴豆一百个,去皮,贴在大黄上纸裹饭上蒸三次,切碎,炒黄焦,去巴豆,只用大黄)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临卧时熟水下。未利加丸数。疏导极稳。

四顺饮子
治小儿诸热。
地骨皮(去骨)防风(去芦,并叉枝)山栀子(去壳取仁)连翘(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一钱或二钱。水一小盏。入灯心竹叶少许。煎至五分盏。放冷服。无时。

甘露散
治小儿诸热。
牙硝(一分)龙脑薄荷叶(一两)大黄(半两)甘草(半两,炙)芎(一分)雄黄(一分,水飞)上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无时。

牛黄散
治小儿诸热烦躁。取郁金大者。湿纸裹。慢火煨熟为末。入牛黄少许。冷水调下。大者一钱。小者半钱。无时。治小儿身热不痊。以熟汤研郁李仁。如杏酪。一日服二合。

又方
以鸡卵一枚。和白蜜服之。
小儿于立夏之后。有病身热者。慎勿妄为吐下。但以除热汤浴之。除热粉粉之。赤膏摩涂之。出千金。

除热汤
以白芷根苗苦参等分为粗散。用清浆水煎。更入盐少许。以浴儿。浴毕用粉粉之。

又方
白芷苦参秦皮煎汤。或无众药。但得一味煮汤皆可。

又方
切李叶一升。水七升。煎至五升。适温暖用之澡浴。或只用楮叶亦可。

凉肌粉
以白芷、枫叶、本、苦参、黄连等分为细末。每用三钱。以蛤粉二大块。同研匀细。入生绢袋子。每浴了。以扑身遍。令匀。亦治夏月伏。遍身生赤痱子。用之极妙。

赤膏
丹参雷丸芒硝戎盐大黄(各三两)上切碎。用苦酒半升。浸四物一宿。以炼成猪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入芒硝成膏。每用以摩心下。及涂脐中。

猪胆丸
治小儿血热。早食后发热。至晚则凉。
胡黄连宣黄连(去须,各半两)赤芍药(一两)上为细末。以猪胆汁和成剂。却入在胆皮中。悬铫上。用浆水煮。勿令浆水入。煮熟取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汤下。食后临卧日三。有生瘰疠一证。亦早食后身热。颇相似。但以鼻衄泄泻。宜审辨之。

牛黄膏
治小儿疳热引饮。亦治伤风温壮。
雄黄(研,水飞)甘草末川甜硝(各一分)郁金末(一钱)脑子(一钱,研)寒水石(生一两,飞研)绿豆粉(半两)上同为细末。炼蜜和成膏。每用半皂子大。薄荷汤化下。食后。

四顺清凉饮
治小儿里热头昏颊赤。口内热。小便赤。大便少。要微挨动脏腑即安。又治睡卧不宁。五心烦热。四肢抽掣。及乳哺不节。并寒温失度。热久连绵。欲发惊痫。目赤口疮。疮疹余毒。
大黄(湿纸裹煨熟,一方生用)当归(去须,洗)赤芍药甘草(炙,各等分)上为末。三岁上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盏。分二服。更量大小加减。食后温服。

惺惺散
治小儿外热。要微发汗即愈。良方名桔梗散。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
桔梗(去芦)细辛(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黑皮)栝蒌根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凡伤寒温壮。变蒸疮疹未辨。皆可服。

红绵散
治小儿风湿体热。头目不清。
白僵蚕(去丝嘴,二两,炒)天麻(一两)天南星(二两,薄切片子,油焙黄)苏木节(二两半,别研)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绵少许。同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若伤风有表证发热者。于本方中入去节麻黄半钱同煎。若有里热。心躁烦渴者。入滑石末半钱同煎。

六神散
小儿发热。已经汗下仍热者。
人参(去须)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白术甘草(炙)白扁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枣一枚擘破。生姜三片同煎。至五分盏。通口服。此药用处甚多。治胃冷加附子。治风证加天麻。治诸痢加罂粟壳。若服之热犹未退。更与银白散治之。

银白散
干山药白术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知母人参(去芦)白扁豆甘草(炙)升麻(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枣一枚同煎。至五分盏。温服。无时。

升麻葛根汤
治小儿温壮惊风。及伤寒身体发热。或作疮疹。于初身热未辨之间。并宜服此。
干葛(细锉)升麻芍药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无时。

柴胡汤
治如前。
柴胡(去苗,二两)黄芩人参(去芦,各三分)半夏(六钱一字汤浸七次)甘草(三分炙)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入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小盏同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无时。

龙胆汤
治小儿自出腹来。血气实盛。发热不歇。及食不消。变蒸不解。客忤鬼气。温壮寒热。并诸惊痫。悉皆主之。
龙胆(去芦)钩藤柴胡(去苗)黄芩桔梗(去芦)芍药茯神(去木)甘草(炙,各一分)蜣(二个,去翅足,炙焦)大黄(一分,锉碎微炒。)千金(一两。疑太多)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粉方
治婴小壮热。未能服药者。
寒水石芒硝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去芦叉枝)芎麻黄根(各等分)上为末。每用药末三合。入牡蛎粉一升。细蛤粉亦可。相和再罗细。用以粉儿。日二次。

桔梗散
治小儿风热温壮。或伤寒时气。疮疹未发。并宜服之。仍兼小黑膏服尤善。
桔梗(去芦)细辛(去苗)人参(去芦)栝蒌根白术甘草川芎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三叶同煎。至七分盏。三岁以下儿作四服。无时。

小黑膏
川乌南星(各一枚,大者)上入一小瓶子内。用湿纸密搭封口。慢火烧之。候火灭取出。削取中心所存白处。如皂子大用之。须烧数枚。择中度者方用为末。次入薄荷叶玄参末各五钱。研匀。炼蜜和成剂。每用旋HT豆许丸之。葱白汤下。频频服。若筋脉或缓或急。加乳香同葱白汤下之。
治小儿发热极甚。因伏留心经。昏冒不省。或误服热药。蓄热所致。用之神效。以生梅花脑子半字或一字。取新杀猪心中血一两滴。同研作一丸。新汲水少许化下。大良。未省。即再服一粒。
治小儿惊热。以水磨犀角汁服之。

薄荷散
治小儿风热温壮。及伤寒伤风。疮疹未辨之间。皆可服之。
薄荷叶藿香叶(去土)荆芥穗甘松(去土)白芷防风(去芦并叉枝)川芎桔梗(去芦)白僵蚕(去丝嘴)甘草(炙)本(去土,各一两)细辛(去苗,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茶调温服。亦治大人风气不顺。头面风等疾。大能清利头目。止昏眩。聪明耳目。
Tags:《潮热》 《水飞》 《温服》 《骨蒸》 《葱白煎》 《地骨皮散》 《虚热》 《等分》 《凉肌丸》 《风热》 《火毒》 《咳嗽》 《喘急》 《惊痫》 《调服》 《人参牛黄散》 《三焦》 《犀角丸》 《烦躁》 《除热汤》 《除热粉》 《赤膏》 《痱子》 《雷丸》 《成膏》 《发热》 《鼻衄》 《泄泻》 《风温》 《薄荷汤》 《四顺清凉饮》 《里热》 《头昏》 《脏腑》 《心烦》 《口疮》 《变蒸》 《风湿》 《伤风》 《小儿发热》 《升麻葛根汤》 《惊风》 《柴胡汤》 《一字汤》 《客忤》 《寒热》 《壮热》 《白汤》 《频服》 《葱白汤》 《薄荷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惊痫论] 欲发搐 下一篇[卷三] 诸身热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