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麻痧初编-第页-[卷五\顾氏《丹痧经验阐解》] 论证治_中药方集
 
专治麻痧初编
[卷五\顾氏《丹痧经验阐解》] 论证治
】 【繁体
凡形寒壮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胸闷鼻塞,呕恶,两目汪汪,手足指冷,脉来濡数或现浮数,此即厉邪痧证,需进后方荆芥葛根汤两三剂,俟其畅汗,痧透点至足心,舌有杨梅刺,方进辛凉清解之味,总之痧慎于始,若有一毫胸臆未清,便是痧疹未透,不可早进寒凉,遏伏以致不治。
凡痧疹欲出未出之时,宜早为发散,以解其毒,则无余患。若不预解使之尽出,或早投寒凉遏伏,多致毒蓄于中,或为壮热日久枯悴,或成惊痫,或为泻痢,或为咽喉腐烂咳血喘促,或作浮肿疳蚀而死。此虽一时戾气之染,然未始不由于人事之未尽也。
凡痧疹逡巡不出者,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也,宜荆防葛根汤主之,外用芫荽酒苎麻蘸酒戛之。(恐露体冒风可不必用)凡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疹不出肌肤即现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此乃内挟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阴阳不通,最属危候。每至朝发夕死,不能过两三日者。若投寒凉清解有如操刃急进,藿香正气散加煨葛根牛蒡子蝉衣焦神曲等味一两剂得畅汗吐泻厥止,痛停,痧得赤,扶过三日庶无妨碍。但此证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思冷,切勿与吞冷水、所有甘蔗水梨一切寒凉之物,切忌切忌。
凡热邪壅于肺,逆传心胞络,痧疹不得出或已出而复没者,乃风寒所遏而然,若不早治毒必内攻,以致喘急音哑而死,急用升麻葛根汤加荆芥牛蒡子蝉衣桔梗樱桃核浮萍草枇杷叶等煎服,外用芫荽酒苎麻蘸酒戛之,使痧疹复出而喘定,方可无虞,倘体质单弱不能透达,需用透邪煎或柴归饮发之,如进此二汤仍不赤者,急进托里举斑汤
凡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得畅尽,其毒便解,故治痧疹者贵慎于始,发热之时,当察时令寒暄酌而治之,倘时令严寒即桂枝葛根汤或麻黄汤俱可用,勿拘辛温而迟疑,二汤内俱加入牛蒡子蝉衣桔梗发之。如时令炎热以升麻葛根汤加牛蒡子蝉衣辰砂益元散发之。如果热势充炽稍加生石膏三四钱亦可。倘时令平和,以荆防葛根汤加浮萍草发之。务使发得透畅,莫使其有丝毫逗留,致生变幻,缠绵不已。
痧疹后勿可任性贪凉,适意喜冷,切忌大荤海鲜油腥甜腻酸辣生硬咸涩食物,以杜后患,慎戒百日,切嘱切嘱。
Tags:《壮热》 《咽喉》 《头痛》 《咳嗽》 《胸闷》 《鼻塞》 《惊痫》 《咳血》 《喘促》 《浮肿》 《风寒》 《发热》 《上吐下泻》 《口噤》 《神昏》 《外感》 《表里》 《津液》 《逆传》 《喘急》 《升麻葛根汤》 《透邪》 《柴归饮》 《举斑汤》 《麻黄汤》 《辰砂益元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顾氏《丹痧经验阐解》] 经.. 下一篇[卷五\顾氏《丹痧经验阐解》] 总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