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麻痧初编-第页-[卷六] 王氏沧洲《古方选注》_中药方集
 
专治麻痧初编
[卷六] 王氏沧洲《古方选注》
】 【繁体

痧疹防风解毒汤
防风(八分)荆芥(八分)薄荷(七分)牛蒡子(一钱,炒研)石膏(一钱)知母(八分)连翘(一钱)淡竹叶(八分)木通(八分)枳壳(七八)桔梗(八分)甘草(三分)上水一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王氏曰∶痧疹初发以肺经药主之,风温虽分逐年岁气杂至,要皆轻清之邪或从口鼻,或袭三焦,四时皆有,惟春为甚。聂久吾曰∶治痧疹最忌误用辛热,骤用寒凉,治以防风解毒汤防风荆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连翘淡竹叶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气,枳壳疏表,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以达肺经。缪仲醇曰∶痧疹不宜根据证施治,惟当治肺,使痧疹发出,毒邪解化,则了无余蕴矣。
德按∶天时阴雨地居新屋,宜加银花贯仲西河柳活芦根;毒盛者加紫雪丹。

痧疹竹叶石膏汤
竹叶(三十片)石膏(五钱)西河柳叶(五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炒研)荆芥穗(一钱)蝉蜕(一钱)薄荷叶(一钱)麦门冬(去心,二钱)知母(蜜炙,一钱)干葛(一钱五分)元参(二钱)甘草(一钱)冬米(一撮)上水一钟八分煎五分,不拘时服。
王氏曰∶痧疹热邪壅于肺,逆传于心胞络。喘咳烦闷躁乱狂越者,非西河柳不能解。
仲醇间尝独用西河柳叶风干为细末,水调服四钱喘躁立定;水浆不入口者,灌之可生。力赞其为神秘之方。又云∶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另出心裁立一汤方,表里施治盖以客邪犯心肺二经,营卫并伤,非独主于里也。大凡灼热固表无汗而见诸证者,则有竹叶石膏之辛凉解肌发汗,热毒蕴里而见诸证者,则有西河柳之咸温润燥开结和营以解天行时热。至于十味佐使之药,不外乎润肺解肌清营透毒毋容议也。
德按∶若已经表伤气液者,急当救阴生津液为先。

痧疹麻黄散
麻黄(蜜,酒拌炒去节)升麻(酒炒)人中黄牛蒡子(炒研)蝉蜕(去头足,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王氏曰∶严寒之时,风邪袭肺,玄窍为寒所闭,目微红,泪汪汪,鼻塞喘嗽,咽肿,此痧疹不得出也,治以蜜酒炒麻黄温卫发汗,酒炒升麻入营开泄温风,佐以人中黄清解温热,使以牛蒡蝉蜕祛风出疹。仲醇曰∶肺气虚者升麻宜轻,重用必喘,学人宜临证斟酌。
Tags:《防风解毒汤》 《风温》 《三焦》 《紫雪》 《竹叶石膏汤》 《逆传》 《调服》 《表里》 《客邪》 《灼热》 《无汗》 《解肌》 《润燥》 《清营》 《生津》 《人中》 《等分》 《鼻塞》 《咽肿》 《温热》 《气虚》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下一篇[卷六] 谢氏《蕙庭良方集腋合璧》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