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第65页-[卷之二\十二因] 因毒六_中药方集

TOP

 
目经大成 - 第65页
[卷之二\十二因] 因毒六
】 【繁体
何事疡疮不罢,血气注留未谢,浊邪因此害清和,目病斯来也。道是酒肉淫,却似烟花惹,风流棒打始能痊,甘受几多下。
此章言人生疮疡,流毒攻及于目。夫疮疡之作,皆由膏粱浓味,酒色劳郁,耗损真元,外邪袭入,朋党作奸,致血气注留,内无从泄,发为肿痛。《经》曰∶形伤痛,气伤肿。又曰∶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外似有余而内实不足,如再加肝虚毒胜,必循目络,侵拢清虚,法当澄清毒源,毒去目自愈。大要肿高痛,脓水稠粘者,元气未损也,仙方活血饮解之,次用托里消毒散。漫肿微痛,脓水清稀,元气衰弱也,用托里不应,加姜、桂。脓出反痛,气血虚也,八珍汤加桂。不生肌,不敛口,脾气虚也,四君子加芍药、木香。恶寒、增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加姜、枣。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术。欲呕、惯呕,胃气虚也,六君子加泡姜。自汗盗汗,心肾虚也,补心丹都气丸。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冬、五味。欲呕少食,脾胃虚也,椒梅理中汤。再腹痛泄泻,则虚寒矣,前汤乌梅易附子。小腹痞、足胫肿,脾肾虚也,十全大补加枣皮、山药。更泄泻足冷,则虚寒矣,再加香附。热渴淋闭,此肾虚阴火,加减八味丸。喘嗽淋秘,此肺肾虚火,前方及补中益气汤。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当先补胃气,以托里消毒散加减从事。或疑参满中,间有用者,加上许多凉散,所补不偿所损。又有泥于气质素实,及有痰不服补剂,专一败毒,草菅人命,医云乎哉。故东垣云∶形气病气有余,当泻不当补。形气病气不足,当补不当泻。丹溪曰∶但见肿痛,参之脉症,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若好讼,因而受杖,棒疮痛攻及目,此怒气激伤肝肺,须援因他例议治,却与本症无涉。刑非妄与也,惟犯法健讼者受之,是以君子怀刑,讼狱衰息,为国之瑞。今人倚恃护符,稍有争端,辄驾词诬控,虽个中讨得便宜,而家力日告消乏,万一官清敌劲,褫杖端恐不免。夫以轩轩好汉,与隶卒同一匍伏,已自不堪,乃囚首献臀受责于众人属目之地,耻孰甚焉。尔时,纵气硬口硬,痛苦自怜,而亏体辱亲,子弟且做人不去,不孝又莫大于此。愿天下有为之士,完国课,守卧碑外,务以宽浓之情施诸乡党,断不能飞空冤陷,即不幸偶罹株连,亦天理人心,昭雪有日,杖何如受。
Tags:《浊邪》 《疮疡》 《五脏》 《九窍》 《六腑》 《肝虚》 《托里消毒散》 《血虚》 《八珍汤》 《气虚》 《恶寒》 《胃气》 《自汗》 《盗汗》 《肾虚》 《补心丹》 《都气丸》 《脾气》 《喘促》 《咳嗽》 《肺虚》 《五味》 《胃虚》 《椒梅理中汤》 《泄泻》 《虚寒》 《阴火》 《八味丸》 《虚火》 《补中益气汤》 《补剂》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十二因] 因疟七 下一篇[卷之二\十二因] 因厥郁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