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条辨-第页-辨经络第二_中药方集
 
白喉条辨
辨经络第二
】 【繁体
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指少阴。一阳指少阳。少阳主相火
少阴主君火。故凡一切风火喉痹。莫不揭重二经主治。而白喉则独以手太阴为本。以二经为标。盖二经为病。主风火。而太阴为病。主燥气。其有传及他经者。皆非白喉本有之症。或因循不治。与治不得法。火毒漫延。累及他经也。知其所在。以法治之。
张氏绍修曰。此症当作足三阴病传至于肺。且引十二经脉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上入颃颡下络舌本为证。不知十二经之脉。除足太阳外。其余十一经。皆内循喉咙。不独足三阴也。且既言足三阴受病。必有足三阴见症。今内经伤寒具在。可复按也。足厥阴为肝。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疼。
手足躁。不得安卧。而伤寒论厥阴篇提纲。亦言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今白喉初起。有是候乎。足少阴为肾。刺热篇曰。
肾热病者。先腰痛。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酸。足下热。
不欲言。其逆则头痛员员澹澹然。而伤寒论足少阴篇提纲。亦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今白喉初起。又有是候乎。足太阴为脾。刺热篇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而伤寒论足太阴篇提纲。亦言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今白喉初起。又有是症乎。既无是症。其不得妄指为足三阴明矣。唯刺热篇肺热病一条。所列之候。与白喉初起。一一吻合。(详下症治第一条)而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亦为古来治喉家所自祖。圣训昭然。不知征引。反凭虚悬揣。以毫无关涉之足三阴当之。
或泛言肺肾。或言胃热肠寒。愈去愈远。甚矣着书之难也。此症于初起时认明三经脉候。有无兼症。对病用药。未有不应手奏效者。即已误治。传及他经。亦须细心察验。确知何经见症。治以何经之药。未必不可斡旋也。
Tags:《阳结》 《喉痹》 《少阴》 《少阳》 《相火》 《君火》 《白喉》 《太阴》 《燥气》 《火毒》 《三阴》 《病传》 《经脉》 《舌本》 《喉咙》 《厥阴》 《颃颡》 《太阳》 《热病》 《狂言》 《腰痛》 《头痛》 《但欲寐》 《头重》 《腹满》 《肺热》 《胃热》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辨色第三 下一篇辨病源第一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