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玉钥续编-第6页-总论喉痹大意_中药方集
 
重楼玉钥续编 - 第6页
总论喉痹大意
】 【繁体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王冰注曰∶一阴肝与心包也。一阳胆与三焦也。四经者,有相火并络于咽喉,气热内结,结甚则肿胀,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痰塞以死矣。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
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内经》)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灵枢》)十二经脉皆上循咽喉,尽得以病之然统其所属,乃在君相二火而已。盖肺主气天也,脾主食地也,纳气者,从金化,纳食者从土化金性燥,土性湿乃至于病也金化变动为燥燥则涩涩则闭塞而不仁土化变动为湿,湿则泥,泥则壅胀而不通故在喉曰痹,在咽曰肿,虽有缠喉、乳蛾、嗌塞、喉干种种之不同,其为火郁上焦,致痰涎气血,结聚于咽喉一也。治法当视火之微甚微则正治,甚则反治撩痰出血随宜而施。(《准绳》)十二经言嗌干嗌痛咽肿,颔肿舌本强,皆君火为之也惟喉痹急速,相火之所为也。君火犹人火也,相火犹龙火也,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内经》之言喉痹,则咽与舌亦在其间,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治喉痹之火与救火同,不容少待。《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然咽喉岂能发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喻氏)
Tags:《阳结》 《喉痹》 《三焦》 《相火》 《咽喉》 《肿胀》 《心咳》 《咽肿》 《少阴》 《舌卷》 《心烦》 《阳明》 《少阳》 《经脉》 《肺主气》 《乳蛾》 《微甚》 《正治》 《反治》 《舌本》 《君火》 《火郁发之》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论喉痹关乎运气而有火湿寒之异 下一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