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经 -第17页-[卷中] 井荥俞经合部分图_中药方集
 
子午流注针经 - 第17页
[卷中] 井荥俞经合部分图
】 【繁体
凡人两手足,各有此三阳三阴之脉,合为十二经脉。每一经中,各有井、荥、俞、经、合、皆出于井,入于合。经云∶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俞,所行者为经,所入则为合。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脏,故言所入为合也。故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圣人所谓因其时而取之,以泻邪毒出也。
井荥所属∶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士,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昔圣人先立井、荥、俞、经、合,配象五行,则以十二经中各有子母。故刺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自病,实则泻肝之荥,属火,是子;若虚,则补肝之合,属水,是母。余皆仿此。若他邪相乘,阴阳偏胜,则先补其不足,后泻其有余,此为针医之大要。若深达洞明,则为上工者也。
十经血气,皆出于井,入于合。各注井、荥、俞、经、合无根据矣。或曰∶脉有十二经,又因何只言十经,其余二经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此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日各注井、荥、俞、经、合各五时辰毕,则归其本。此二经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方知十二经遍行也。
\r少阳三焦经\p06-d18a13.bmp\r三焦经∶关冲(阳井)液门(荥),中渚(俞),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
\r手少阴真心经\p06-d18a14.bmp\r心包经∶中冲(阴井),劳宫(荥),大陵(俞),间使(经),曲泽(合)。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五穴。假令甲日甲戌时,胆气初出为井,己巳时脾出血为井,阴阳并行。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后血先。己巳时至己卯时为阴干合也。余干日辰皆根据此。
\r手阳明大肠经\p06-d18a15.bmp\r连前共六十穴,合成六十首,每一穴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秒,此是一穴之数。六十穴合成百刻,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辰,气血行过六十俞穴也。欲知人气所在,用五子元建日时,现前图可见六十首,是活法。根据此井荥刺病甚妙。
\r太阳小肠经\p06-d18a16.bmp\r
Tags:《三阳》 《三阴》 《经脉》 《泻肝》 《三焦》 《心包络》 《少阴》 《阳明》 《大肠》 《俞穴》 《小肠》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中] 五子元建日时歌 下一篇[卷上] 足厥阴肝经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