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指南-第55页-[卷二] 泻痢兼目疾论_中药方集
 
银海指南 - 第55页
[卷二] 泻痢兼目疾论
】 【繁体
泻痢乃脾胃之疾,六气中除燥气外,皆能为泻。然伤于寒湿者为多,其邪从经络而入,犯及中土,所以治泻以补脾为君,除邪为辅。若中气下陷泄泻无常者,宜补中归脾主之,乃正治也。五更肾泻,古人皆用四神丸,未必皆验,盖因湿伤水脏故也,当用金匮泽泻汤,加姜桂五味萆之类,往往获效。又有肝肾大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糟粕而时见泄泻者,宜附子理中汤,或右归丸加紫石英粟壳之类,以固敛之。痢疾多患于夏秋之间,当初起正值暑湿全盛时,用通利之剂即愈。盖积滞亦是肠中津液,气不统运,变为败垢,调其气则失统之败垢自下,未伤之津液亦安。近世执痛随利减之说,概用通利,久痢虚痢则危矣。郭友三治一人,阴虚发热,下痢不食,用猪苓汤、阿胶黄连汤而痊,可谓善悟。泻症若兼目疾,却不可过用祛风利湿,惟宜健脾,如异功散之类,随症加减。痢症若兼目疾,宜行血调气,如香苏平胃四物,或佐香连丸清宁丸皆可。若泻痢久而目生翳障者,乃阴分受伤也,法宜滋阴,甘草阿胶,可随症加入。总之津液下泄,不能上承于目,延久必有翳膜之患,当去其宿积,固其肠胃,标本兼施,泻痢得止,则目患自除矣。
Tags:《六气》 《燥气》 《寒湿》 《经络》 《中气》 《下陷》 《泄泻》 《正治》 《四神丸》 《泽泻汤》 《五味》 《命门》 《附子理中汤》 《右归丸》 《痢疾》 《暑湿》 《积滞》 《津液》 《久痢》 《阴虚》 《发热》 《猪苓汤》 《黄连汤》 《利湿》 《健脾》 《异功散》 《调气》 《香连丸》 《清宁丸》 《滋阴》 《标本》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疮疡兼目疾论 下一篇[卷二] 疟兼目疾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