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秘传-第页-[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八)足少阳胆经_中药方集
 
金针秘传
[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八)足少阳胆经
】 【繁体
(左右足及股凡二十八穴)1.窍阴∶二穴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卒聋不闻人语。可灸三壮,针入一分。
2.侠溪∶二穴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3.地五会∶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针入二分,不可灸,灸则使羸瘦,不出三年卒。
4.临泣∶二穴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疡、善啮颊、天牖中肿,淫泺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胸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疟日发。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5.丘墟∶二穴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酸,转筋,卒疝,少腹坚,寒热,颈肿。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6.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足三阳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可灸五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7.阳辅∶二穴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痛无常处,腋下肿,马刀喉痹,膝酸,风痹不仁。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8.光明∶二穴在足外踝上五寸,别走厥阴,足少阳终。治身解寒,淫泺酸,不能久立,与阳辅疗病法同。热病汗不出,卒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热膝痹,身体不仁,善啮颊。可灸五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9.外丘∶二穴在足外踝上七寸,少阳所生。治肤痛,痿痹,胸胁胀满,颈项痛恶风寒,癫疾。针入三分,可灸三壮。今附犬所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三壮。又可灸所啮之处,立愈。
10.阳交∶二穴,一名别阳,阳维,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之间。治寒厥,惊狂,喉痹,胸满,面肿,寒痹,膝不收。灸之三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11.阳陵泉∶二穴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足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针入六分,得气即泻。
又宜灸留针为要也。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又以蹲坐取之,灸亦良,日可灸七壮至十七壮即止。
12.阳关∶二穴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中。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针入五分,不可灸。
13.中渎∶二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足少阳络。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可灸五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14.环跳∶二穴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治冷风,温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可灸五十壮,针入一寸,留十呼,忌热面、猪、鱼、生冷物等。
Tags:《阳脉》 《胁痛》 《热汗》 《转筋》 《头痛》 《心烦》 《喉痹》 《舌强》 《本节》 《少阳》 《寒热》 《内伤》 《中满》 《缺盆》 《枕骨》 《振寒》 《乳痈》 《胸痛》 《气喘》 《痿厥》 《髀枢》 《动脉》 《三阳》 《大络》 《阳明》 《辅骨》 《绝骨》 《风痹》 《厥阴》 《热病》 《足热》 《颈项痛》 《恶风》 《分肉》 《寒厥》 《寒痹》 《得气》 《留针》 《半身不遂》 《髀骨》 《阳络》 《筋痹》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下一篇[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