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第65页-[卷七]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_中药方集

TOP

 
脉经 - 第65页
[卷七]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 【繁体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太阳病,医发其汗,遂发热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烦,面色青黄,肤,如此者为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愈。伤寒,加温针必惊。阳脉浮,阴脉弱,则血虚,血虚则筋伤。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加烧针,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卧起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问曰∶得病十五、十六日,身体黄,下利,狂欲走。师脉之,言当下清血如豚肝,乃愈,后如师言,何以知之?师曰∶寸口脉阳浮阴濡弱,阳浮则为风,阴濡弱为少血,浮虚受风,少血发热,恶寒洒淅,项强头眩。医加火熏,郁令汗出,恶寒遂甚,客热因火而发,怫郁蒸肌肤,身目为黄,小便微难,短气,从鼻出血,而复下之,胃无津液,泄利遂不止,热瘀在膀胱,畜结成积聚,状如豚肝,当下未下,心乱迷愦,狂走赴水,不能自制。畜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医所为,无他祸患,微轻得愈,极者不治。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言。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有清血。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阳明病,其脉浮紧,咽干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反偏恶热,其身体重,发其汗则躁,心愦愦而反谵语。加温针必怵惕,又烦躁不得眠
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少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出。
太阳病二日,而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竭燥,必发谵语,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此为欲解。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坚者,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便已,其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Tags:《太阳》 《中风》 《两阳相熏灼》 《发黄》 《阳盛》 《阴虚》 《头汗》 《腹满》 《谵语》 《手足躁扰》 《循衣摸床》 《阳病》 《发热》 《恶寒》 《心下痞》 《表里》 《火针》 《面色青》 《温针》 《阳脉》 《阴脉》 《血虚》 《卫气》 《亡阳》 《龙骨救逆汤》 《寸口》 《项强》 《短气》 《津液》 《太阳病》 《阳明》 《小便不利》 《咽干》 《口苦》 《热汗》 《恶热》 《心愦愦》 《烦躁》 《不得眠》 《阴病》 《阴汗》 《大汗》 《失溲》 《恶风》 《谷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 病可火证第十七 下一篇[卷七] 病可水证第十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