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宗三昧-第17页-[口问十二则]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_中药方集

TOP

 
诊宗三昧 - 第17页
[口问十二则]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 【繁体
客问内经阴阳别论所言。二阳之病发心脾。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诸例。俱论脉法之阴阳。王太仆误作经脉注解。观其提纲。悉从脉有阴阳一句而来。次言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即仲景大浮数动滑为阳。以五脏之脉。各有大浮数动滑。是为五五二十五阳也。不言五五二十五阴者。先言知阳者知阴。则沉涩弱弦微之阴。可不言而喻也。答曰。读书虽要认定提纲。一气贯彻。然中间转折。尤宜活看。不可执着。盖脉有阴阳句。岐伯原是答黄帝人有四经十二从等问。所言凡阳有五。
五五二十五阳。是言五脏之阳气。应时鼓动于脉。五五相乘。为二十五阳。与玉机真藏之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异名同类。夫脉法之阴阳。原不离乎经脉之阴阳。况下文所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得非明言经脉阴阳之确据乎。若以脉有阴阳。为通篇之提纲。皆附会于脉。未免支离牵强。殊失先圣立言之旨矣。曷知阴阳别论。原从阴阳应象。阴阳离合。鱼贯而下。皆论经脉之阴阳。又为提纲中之挈领。可不体会其全。妄讥先辈乎。
Tags:《三阳》 《寒热》 《少气》 《经脉》 《五脏》 《三阴》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口问十二则] 问高章纲卑损诸脉 下一篇[口问十二则]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