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捷诀-第2页-总论_中药方集
 
伤寒捷诀 - 第2页
总论
】 【繁体
欲治伤寒。先须识症。诊脉定名。处方必应。且如太阳有伤荣伤卫之分。阳明有在腑之病。少阳但主乎中。故曰胆为清净。至三阴传经直中之不常。须究脉理而推详。传经者。脉沉数而烦热。直中者。脉沉细而清凉。当汗而下。为结胸痞气。当下而汗,为厥竭亡阳。肠垢溏。须辨协寒协热。瘀热蓄血。可知发黄发狂。癃疹斑烂。起于湿热二毒。筋惕肉。由于汗下两伤。若夫风温湿温风湿中湿。风温则喘息多眠。湿温则妄言不食。风湿肢体重而额汗流。中湿肌肤黄而小便赤。温病发于春时。热病生于夏月。阳毒则面赤而狂斑。阴毒则唇青而冷厥。发汗战汗。身凉者喜水火既济之功。合病并病。下利者俱土木互相为克。又闻实为谵语。虚作郑声水气停蓄者。或呕或哕。火邪劫夺者。或狂或惊。蛔厥狐惑。总是虫症之号。刚痉柔痉。并为风病之名。霍乱暑湿相搏。寒热是邪正交争。喘咳者。水搏寒而所致。吐衄者热迫血而妄行。单伏双伏。此非怪脉。乃否极泰来之兆。阳易阴易。皆为危症。犯男交女接之情。恶寒喘嗽者。发表自愈。恶热喘满者。攻里必宁。咳逆又名呃忒。动悸更曰怔忡。双传者双经同病。百合者。百脉一宗。懊恼因心中之郁闷。烦躁是内热之薰蒸。脐痛引阴。名为脏结。厥利能食。号曰除中。螈者。手足抽搐。怫郁者。
头面蒸红。劳食再复。缘新瘥之狂禁。过经不解。与温疟之相同。盖伤寒传变之不一。非杂病径直而可攻。予兹略陈其要。学人自宜变通。
Tags:《太阳》 《阳明》 《少阳》 《三阴》 《传经》 《直中》 《烦热》 《结胸》 《痞气》 《亡阳》 《瘀热》 《发黄》 《发狂》 《风温》 《湿温》 《风湿》 《额汗》 《温病》 《热病》 《战汗》 《合病》 《并病》 《谵语》 《郑声》 《水气》 《火邪》 《蛔厥》 《狐惑》 《霍乱》 《暑湿》 《寒热》 《恶寒》 《恶热》 《怔忡》 《烦躁》 《脏结》 《除中》 《过经》 《温疟》 《传变》 《杂病》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伤寒总诀治法 下一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