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寻源-第页-[上集] 辨湿温一_中药方集
 
伤寒寻源
[上集] 辨湿温一
】 【繁体
仲景论湿病。未尝明言湿温。然湿温之病状。可即仲景论中。比类得之。王叔和于仲景伤寒论。剔出痉湿三种以为宜应别论。其于湿病首列湿痹。即从太阳辨证。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则是湿证中同有头项强恶寒太阳病。其类于伤寒者以此。
然湿痹之病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故当利小便。使湿邪从太阳之腑而解。是湿也。而不必其兼温也。又云。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此又示人以谛实湿病之法。然湿病多端。亦不必尽属兼温。因思仲景已分明揭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以所言种种湿证。与此条之温病互勘。则湿温之病状。可得而言矣。湿温初起。所见之太阳病。头痛腰痛。骨节烦痛。与太阳伤寒同。以湿病本主身疼也。发热。汗出。恶风。与太阳中风同。以温邪本易汗出也。但风寒之邪。由表入里。湿温之邪。由里出表。故当太阳病初起时。其蒸郁之气。即已弥布三焦。故或往来寒热。胸膈痞满。呕吐。不欲食。或腹中痛。
不大便。或下利稀臭水。表里之病。往往一时并见。以上各证。不必悉具。必兼口渴舌上胎者。此属湿温之定证。又湿病脉多沉细。湿既兼温。脉不尽沉。温病脉浮。温复挟湿。其脉又不尽浮。不浮不沉之间。其中候必数。以数之甚与不甚。别邪之轻重。病之缓急。合此脉证互参。始知仲景不言湿温。而湿温之脉证在其中。湿温之治法。即在其中矣。读仲景书。
当知比类。不知比类。即风寒之显然者,尚且目眩。奚况湿温哉。
Tags:《湿病》 《湿温》 《湿痹》 《太阳》 《阳病》 《关节疼痛》 《项强》 《恶寒》 《太阳病》 《小便不利》 《湿家》 《发热》 《温病》 《头痛》 《腰痛》 《恶风》 《中风》 《温邪》 《风寒》 《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 《三焦》 《寒热》 《呕吐》 《表里》 《病脉》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上集] 辨湿温二 下一篇[上集] 辨温病四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