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寻源-第62页-[中集] 潮热_中药方集
 
伤寒寻源 - 第62页
[中集] 潮热
】 【繁体
潮热者。不恶寒。但恶热。其来如潮之至。不失其时。谓之潮热。其证属里而不属表。
恶寒发热太阳。至少阳则往来寒热。此之潮热则属阳明。往往发于日晡。日晡未申之时。阳明居中土。王于未申。邪入中土。无所复传。
故郁为实热。随王而潮。经云。日晡所发潮热者。属阳明也。惟其属阳明。则胃实为可下之证。故曰潮热者实也。
潮热固可下而下法要有次第。经云。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此因胃已实而热未潮。故但用调胃承气。微利之而已。又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按三承气俱用大黄。大承气重用枳朴。兼以芒硝。上承邪热而下。用以攻坚破结。荡涤肠胃。乃峻下之剂。小承气去芒硝而轻用枳朴。止取通利肠胃。其下较轻。调胃承气。佐以甘草。又于下中兼和。
三承气各有所主。仲景下法。不敢妄施。其慎细如此。又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陷胸汤主之。夫病至心下及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则势已剧甚。此又非大承气所能胜任。宜兼破胸膈之结。以下通于肠胃。则必主以大陷胸汤而无疑矣。
其有阳明病潮热未去。而已趋入少阳者。经云。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此非小柴胡汤之能治潮热也。胸胁满不去。已具少阳证。且大便已溏。虽潮热未罢。未可再攻也。
更有瘅疟者。但热不寒。发作有时。此亦阳明经热。其热止在于经。未入于府。且病不从伤寒来。故名之曰瘅疟。仲景不立方。而但曰以饮食消息之。
要之甘寒彻热。与治阳明经热同法也。
Tags:《潮热》 《恶寒》 《恶热》 《恶寒发热》 《太阳》 《少阳》 《寒热》 《阳明》 《实热》 《胃实》 《下法》 《阳病》 《承气汤》 《阳明病》 《短气》 《腹满》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胃气》 《邪热》 《峻下》 《太阳病》 《大陷胸汤》 《少腹硬满》 《柴胡汤》 《小柴胡汤》 《阳证》 《瘅疟》 《但热不寒》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中集] 寒热 下一篇[中集] 恶风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