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贯珠集-第页-[卷四·阳明篇下\阳明杂治法第三] 蓄血证治二条_中药方集

TOP

 
伤寒贯珠集
[卷四·阳明篇下\阳明杂治法第三] 蓄血证治二条
】 【繁体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喜忘、即善忘。蓄血者。热与血蓄于血室也。以冲任之脉。并阳明之经。而其人又本有瘀血。
久留不去。适与邪得。即蓄积而不解也。蓄血之证。其大便必硬。然虽硬而其出反易者。热结在血。而不在粪也。其色必黑者。血瘀久而色变黑也。是宜入血破结之剂。下其瘀血。血去则热亦不留矣。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表里证。与前第二十五条同。发热七八日。而无太阳表证。知其热盛于内。而气蒸于外也。
脉虽浮数。
亦可下之以除其热。令身热去脉数解则愈。假令已下。脉浮去而数不解。知其热不在气而在血也。热在血。则必病于血。而其变亦有二。合、犹并也。言热气并于胃。为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其血必蓄于中。若不并于胃。而下利不止者。其血必走于下。蓄于中者。为有瘀血。宜抵当汤。结者散之。亦留者攻之也。走于下者。为协热而便脓血。则但宜入血清热而已。
Tags:《阳明》 《抵当汤》 《血室》 《里证》 《发热》 《消谷善饥》 《表里》 《太阳》 《结者散之》 《留者攻之》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少阳篇]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下一篇[卷四·阳明篇下\阳明杂治法第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