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709页-[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白附子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纲目 - 第709页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白附子
】 【繁体
(《别录》下品)【释名】见后发明下。
【集解】《别录》曰∶白附子生蜀郡。三月采。
弘景曰∶此物久绝,无复真者。
恭曰∶本出高丽,今出凉州以西,蜀郡不复有。生砂碛下湿地,独茎似鼠尾草,细叶周匝,生于穗间,根形似天雄。
曰∶徐表《南州异物记》云∶生东海、新罗国及辽东。苗与附子相似。
时珍曰∶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纹有节。
气味】辛、甘,大温,有小毒。保升曰∶甘、辛,温。大明曰∶无毒。曰∶小毒。
入药炮用。杲曰∶纯阳。引药势上行。
【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别录》)。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面瘢疵(大明)。诸风冷气,足弱无力,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头面痕,入面脂用(李)。补肝风虚(好古)。风痰【发明】时珍曰∶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按∶《楚国先贤传》云∶孔休伤颊有瘢,王莽赐玉屑白附子香,与之消瘢。
【附方】新十二。
中风口,半身不遂牵正散∶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并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杨氏家藏方》)小儿暑风,暑毒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搦,此乃危急之证,非此丸生料瞑眩之剂不能伐之∶三生丸∶用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并去皮)等分。生研,猪胆汁和丸黍米大。量儿大小,以薄荷汤下。令儿侧卧,呕出痰水即苏。(《全幼心鉴》)风痰眩晕头痛气郁,胸膈不利∶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石膏(红)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偏正头风∶白附子、白芷、猪牙皂角(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右痛右痰厥头痛∶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分,生研为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济生方》)赤白汗斑∶白附子、硫黄等分,为末,姜汁调稀,茄蒂蘸擦,日数次。(《简便方》)面上∶白附子为末,卧时浆水洗面,以白蜜和涂纸上,贴之。久久自落。(《卫生易简耳出脓水∶白附子(炮)、羌活各一两,为末。猪羊肾各一个,每个入末半钱,湿纸包煨熟,喉痹肿痛∶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末,涂舌上,有涎吐出。(《圣惠方》)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杨起《简便方》)慢脾惊风∶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五片陈侍
Tags:《气味》 《血痹》 《中风》 《失音》 《阳明》 《半身不遂》 《牵正散》 《等分》 《暑风》 《瞑眩》 《薄荷汤》 《眩晕》 《头痛》 《气郁》 《头风》 《喉痹》 《枯矾》 《惊风》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虎掌 下一篇[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乌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