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第81页-[卷二\草部下] 【大黄】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经解 - 第81页
[卷二\草部下] 【大黄】
】 【繁体
气寒。味苦。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少阴心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气味俱降。阴也。浊阴归六腑。味浓则泄。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荡涤之品也。味浓为阴。则入阴分。血者阴也。心主者也。血凝则瘀。大黄入心。味苦下泄。故下瘀血。血结则闭。阴不和阳。故寒热生焉。大黄味苦下泄。则闭者通。
阴和于阳而寒热止矣。症瘕积聚。皆有形之实邪。大黄所至荡平。故能破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无物不受。传化失职。则饮留食积矣。大黄入小肠而下泄。所以主留饮宿食也。味浓则泄。浊阴归腑。大黄味浓为阴。故入胃与大肠而有荡涤之功也。消积下血。则陈者去而新者进。所以又有推陈致新之功焉。其推陈致新者。以滑润而能通利水谷。不使阻碍肠胃中也。肠胃无碍。则阳明胃与太阴脾调和。而食消化矣。饮食消化。则阴之所生。本自五味。五脏主藏阴。阴生而藏安和矣。
制方:大黄同黄芩、沉香、礞石丸。名滚痰丸。治痰症。同当归、槟榔。治痢初起。同甘草。
治胃火食入即吐。
Tags:《寒热》 《症瘕积聚》 《留饮》 《宿食》 《五脏》 《水气》 《太阳》 《小肠》 《少阳》 《相火》 《三焦》 《气味》 《六腑》 《阳明》 《实邪》 《太阴》 《五味》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草部下] 【灯心草】 下一篇[卷二\草部下] 【防己】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