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从新-第495页-[卷十三金石部] 石膏_中药方集
 
本草从新 - 第495页
[卷十三金石部] 石膏
】 【繁体

体重泻火、气轻解肌
甘辛而淡。体重而降。足阳明经(胃。)大寒之药,色白入肺,兼入三焦。(诸经气分。)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生津止渴。治伤寒郁结无汗。阳明头痛发热恶寒
日晡潮热。阳狂壮热。(经云∶阳盛生外热。)小便赤浊。大渴引饮。中暑自汗。(能发汗、又能止自汗。)舌焦(胎浓、无津。)牙痛。(阳明经热、为末、擦牙固齿。)又胃主肌肉。肺主皮毛。(嘉言曰∶极清肺热。)为发斑疹之要品。(色赤如锦纹者为斑、隐隐见红点者为疹、斑重而疹轻、率由胃热所致、然亦有阴阳二证、阳证宜用石膏、又有内伤阴证见斑疹者、色微红而稀少、此胃气极虚、逼其无根之火游行于外、当补益气血、使中有主、则气不外游、血不外散、若作热治、死生反掌。)少壮火热者。功效甚速。老弱虚寒者。祸不旋踵。(东垣曰∶立夏前服白虎汤、令人小便不禁、降令太过也。)极能寒胃。胃弱血虚。及病邪未入阳明者。切勿轻投。(成无己解大青龙汤曰∶风阳邪、伤卫、寒阴邪、伤营、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去、营卫俱和、石膏乃重剂、而又颛达肌表也、东垣曰∶石膏足阳明药、仲景用治伤寒阳明证、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气、所以有白虎之名、肺主西方也、按阳明主肌肉、故身热、脉交中、故目痛、脉起于鼻、循鼻外、金燥、故鼻干、胃不和则卧不安、故不得卧、然亦有阳虚发热、及脾胃虚劳、伤寒阴盛格阳、内寒外热、类白虎汤证、误投之、不可救也、按、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二证至为难辨、盖阴盛极而格阳于外、外热而内寒、阳盛极而格阴于外、外冷而内热、经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也、当于小便分之、便清者、外虽燥热而中实寒、便赤者、外虽厥冷而内实热也、再看口中之燥润、及舌胎之浅深、胎黄黑者为热、宜白虎汤、然亦有舌黑属寒者、舌无芒刺、口有津液也、急宜温之、误投寒剂则死矣。)有软硬二种。莹白者良。研细。甘草水飞。近人因其寒。或用火。则不甚伤胃。但用之鲜少。则难见功。(白虎汤以之为君、或自一两加至四两。)味淡难出。(若入煎剂、须先煮数十沸。)鸡子为使。恶巴豆。畏铁。(今茶食内、俱加石膏粉、取其价廉而且清凉可口也、害人不少。)
Tags:《解肌》 《阳明》 《三焦》 《经气》 《生津》 《无汗》 《头痛》 《发热》 《恶寒》 《潮热》 《壮热》 《阳盛》 《中暑》 《自汗》 《牙痛》 《皮毛》 《肺热》 《斑疹》 《胃热》 《阳证》 《内伤》 《阴证》 《胃气》 《虚寒》 《白虎汤》 《血虚》 《大青龙汤》 《阳邪》 《阴邪》 《轻剂》 《重剂》 《鼻干》 《肺气》 《虚劳》 《阴盛》 《阳盛格阴》 《实寒》 《实热》 《胎黄》 《津液》 《寒剂》 《水飞》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三金石部] 滑石 下一篇[卷十三金石部] 雄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