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钩元-第111页-[卷七\山草部] 巴戟天_中药方集
 
本草述钩元 - 第111页
[卷七\山草部] 巴戟天
】 【繁体
出蜀中者佳。经冬不凋。根如连珠。以肉浓者为胜。因方家多取紫色。(原无紫色)土人采根。同黑豆煮紫。殊失气味。一种山根极相似。但色白。土人以醋煮之。杂巴戟内。
莫能识别。但击破之。紫而鲜洁者伪也。其中虽紫。又有微白。糁如粉色而理小暗者真也。
味辛苦微甘。气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利男子。治夜梦精泄。强阴下气血海。益精。愈小腹及阴中相引痛。去风癞及头面游风。疗香港脚。方书治中风劳倦虚劳气虚恶寒眩晕。及虚逆咳喘。(元阳虚者)腰痛。积聚痹痿不能食。消瘅泄泻。溲血淋浊。小便不禁。疝。并治目疾耳聋。病患虚损者。加用。覆盆子为之使。恶雷丸丹参。得黄柏橘核荔枝核牛膝川萆木瓜金铃子生地黄治疝气因于肾虚
五味苁蓉鹿茸山萸柏仁故纸杞子。治阴痿。去茸苁。加黄柏牛膝麦冬生地车前。治阴虚白浊。久不愈。得鹿角柏仁远志莲须覆盆天冬黄柏。治夜梦鬼交泄精。同甘菊蒺藜石菖蒲何首乌黑豆山萸天冬。治头面上风。
附方嗜酒后患香港脚。巴戟五钱。糯米同炒。米微转色。去米不用。大黄一两锉炒。同为末。熟蜜丸。温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嗜酒而病香港脚。此为湿热。大黄除湿热者也。同巴戟用之。缘入肾肝而达其气。俾除湿热之味得以奏功。即此以推疝气白浊夜梦泄精等治。亦不能专恃此味。必本其所受之因而投剂。用此以达下焦之主气可也。)〔论〕巴戟之味。由苦而辛。辛中亦有苦。味尽处略有甘。夫苦为火味。阳火出于地。
命门真火。所云非苦无以至地也。辛为金味。上行为天气。合于人身之肺。所云非辛无以至天也。辛由于苦。则元气之体。苦合之辛。则元气之用。况其温者。又出地之始气。更合于经冬不凋以观。非禀阴中之真阳而裕有元气之体用者乎。本经首治大风邪气。(阳陷化邪)阴痿不起。(用阳不达)言其用也。由用而及体。故归之补中增志益气。甄权则首指其体。
如治鬼交精泄。以关元中极之间。下于肾三寸。男精女血。皆藏于此。赖其上有肾中命门。
实司元气者下而锁钥之。所谓气能摄精也。至言风癞之治。则并及用矣。其他种种治效。总不外此体用间元气之益耳。夫元气乃阴中之阳。不能离于阴以为阳。故不得漫用辛热以耗阴。
此味虽曰益阳。却从阴中完其体。致其用。非辛热之伦可比。如熟地黄补阴而发阳者也。可助之发阳于阴中。如覆盆子骨碎补由阳而强阴者也。可合之强阴于阳中。至如阳虚生寒。投以辛热之桂附。阳虚郁热。投以苦寒之连柏。俱有不舍兹味者。总为元气之主剂。立其主而后辛热可以去寒。苦寒可以清热也。人身元气。上际于天。下极于地。巴戟既裕元气之体用。
即亦能如元气之所周。随寒热而咸宜。故治疗颇多。(不第如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引痛。与香港脚而已也。)至本经首言大风邪气。诸本草亦以疗风为言。斯义最宜循绎。经曰。出地者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夫风化司出地者也。此品虽微。却有阳予正阴为主之义。所谓发阳于阴中。即强阴于阳中也。故不但能补元阳。且补血海益精。皆有兼功焉。(人身水火合化以为气。更藉金木交媾。乃得合化焉。巴戟达元气于上。即达肝之气化于肺。
达元气于下。即达肺之气化于肝。肝为血海。通于三焦之命门。合相火而行血海之化。既肺媾于肝。而血海不补乎。)夫肾元中。有精化气者先天也。有气化精者后天也。肺为气主。
巴戟以由苦而辛者。达元气之用于上。即由苦中之辛而归于甘。以达元气之用于下。肺直媾于肝。得归血海而化精。乃从阳而生阴之剂。(即此之谓强阴。谓下气。又谓益精。不止于能固精而已也。)与从阴而生阳之味。各有所宜。不得混视也。巴戟疗男子泄精。主于元气能固精之义也。第气与精交相益。而交相病。如元气虚而精不固。是由气以病精。属阳虚。
(或劳伤中气并劳伤命门之阳)若元精虚而气不固。是由精以病气。属阴虚。(不止于色欲。
六淫七情。皆得以伤精。)阳虚者气不足。阴虚者火有余。二者皆病于元气。却未可概从补气论治。更当参者。太极未分阴阳。合为一气。此所谓两神相搏也。太极一判。清升浊降。然清者不能离阴以为上际。浊者不能离阳以为下蟠。此所谓两精相搏也。乃经又独以神属心者。正谓一气止是阴阳。阴阳止分动静。静者阖而动者辟。阖者气之守。辟者气之倡也。
故精必归之气。气尤归之神。又未可止于元气求责也。
缪氏云。凡相火炽盛。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躁口渴。大便燥闭。法咸忌之。
修治〕同枸杞子汤浸一宿。漉出。再用酒浸一时。更拌菊花。熬令焦黄。去菊。拭干用。此雷公法。用紫黑沉大穿心者。不用色黄而细者。捶去心。酒浸焙。
Tags:《气味》 《山根》 《邪气》 《五脏》 《强阴》 《下气》 《血海》 《游风》 《中风》 《劳倦》 《虚劳》 《气虚》 《恶寒》 《眩晕》 《腰痛》 《消瘅》 《泄泻》 《血淋》 《雷丸》 《肾虚》 《五味》 《阴虚》 《命门》 《下极》 《寒热》 《本草》 《气化》 《三焦》 《相火》 《中气》 《六淫》 《七情》 《口苦》 《目昏》 《烦躁》 《修治》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山草部] 远志 下一篇[卷七\山草部] 狗脊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