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择要纲目-第11页-[寒性药品] 黄芩_中药方集

TOP

 
本草择要纲目 - 第11页
[寒性药品] 黄芩
】 【繁体
气味】苦平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又微苦而甘。为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又气凉。味苦甘。阳中微阴。入手少阳阳明经。
【主治】泻肺经热。清上焦及皮肤积热。去诸热。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利胸中气。消膈上痰。除脾湿安胎疗喉中腥臭。故伤寒心下痞泻心汤。仲景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痢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入小柴胡汤以治少阳症。入黄芩汤以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入泻心汤以治少阳症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总以黄芩之苦。可以发传邪之热。使寒能胜湿。折火之本也。若因饮食受寒腹中痛。及饮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脉不数。则黄芩不可用。其热厥腹痛。肺热而小便不利者宜用之。若其人素多酒欲。病小腹绞痛。痛不可忍。黄芩宜急用之。若其感冒咳嗽既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值暑月烦渴。六脉浮洪。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不效。引饮而昼益甚。此热入气分。与肺气虚寒者不同。黄芩亦急用之。其制得酒上行。得浓朴黄连止腹痛。
五味子令人有子。得黄疗鼠。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除寒热。得芍药治下利。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恶(牡丹皮丹砂藜芦)
Tags:《气味》 《太阴》 《少阳》 《阳明》 《中气》 《心下痞》 《泻心》 《小肠》 《阳病》 《黄连汤》 《安胎散》 《柴胡汤》 《太阳》 《合病》 《心下满》 《心下悸》 《小便不利》 《热厥》 《肺热》 《咳嗽》 《骨蒸》 《发热》 《肺气》 《虚寒》 《五味》 《寒热》 《肺火》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寒性药品] 黄柏 下一篇[寒性药品] 黄连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