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伯医案论-第14页-西汇胡_中药方集

TOP

 
曹仁伯医案论 - 第14页
西汇胡
】 【繁体
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无隙可避,虚而受者,即名曰暑。暑之为言,有湿有热,不言而喻矣。夫暑先入心,暑必伤气,气分之湿不为之先除,则所蓄之热必不能外出。所以暑湿热三气交蒸之初,务须消去其湿,正合古人消暑在消其湿之旨也。然湿邪一去,热气即从外达,又名暑热,不名暑湿。一气而有两名,前后之用药有异。盖以热则阴伤,气亦更弱。无怪乎鼻衄旧恙上从清道而出,身体困惫,饮食渐减,脉转弦数,阳分更热,口内知干,种种见虚中有实之象。但暑邪一证,河间每论三焦。现下头额昏蒙,邪热偏于中上,惟衄去过多,虚在下焦阴液。如此细诊,断在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有何疑惑哉。拟张景岳玉女煎法,俾得中下焦热气上熏于肺者,悉从暗化,而下焦之阴气亦不再伤,仍不出乎刘氏三焦治例。未知是否?候西耕先生政之。
细生地煨石膏怀牛膝麦冬知母九牛二虎丸左虎掌(十二两,酥炙)茯苓(五两,人乳拌蒸,晒)牛肋骨(九根,要用第三根者佳,酥炙)牛膝(五两,盐水炒)大力子(二十两,生晒)白蒺藜(二十两,去刺)小川芎(一两,生晒)归身(五两,酒炒)黄(五两,蜜炙)沙参(五两,盐水炒)雄乌骨鸡(一只,将鸡干去毛杂,煮烂连骨重打如泥,酥炙)共为细末,炼蜜和丸,桐子大。每服四钱,朝以开水送下。
Tags:《湿气》 《暑湿》 《暑热》 《鼻衄》 《三焦》 《邪热》 《阴液》 《少阴》 《阳明》 《玉女煎》 《二虎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松江朱 下一篇绍兴邵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